“设计河南”的乡村实践丨“网红民宿”背后的设计故事

本文转自:大河网
编者按: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造 , 目的是引领产品、赋能产业、美化城乡、支撑发展 。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设计河南” 。 其中 , 农业农村设计是“设计河南”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河网特推出“设计河南”乡村实践系列 , 报道因地制宜对村庄公共环境、乡村院落、旧建筑、民宿进行设计改造的故事 , 引领各类人才用艺术设计将乡村的发展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 通过乡村建设来表达和守护你我的“乡愁” , 绘就河南乡村的美好图景 。
大河网讯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 , 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充满自然风貌的乡村生活 , 乡村民宿成为感受乡村田园的自然载体 。 在三门峡滨湖区 , 24岁的大学生刘洁 , 对自家老宅重新设计、装修 , 创建了“云岫民宿” , 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 位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的“空中连廊客栈” , 则是把农村闲置空间和资源利用起来 。 在这里 , 同时具有现代设计感和乡村田园气息的民宿 , 承载了大家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 。 一起来听听他们“设计”背后的故事吧——
打造特色文化村汇聚更多年轻人
刘洁所在的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穴子仓村 , 窑洞是当地特有的民居住宅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她和家人一起返乡 , 看到村子里破败的状况 , 她萌生了做“民宿”的想法——她想真正做点事情 , 让整个村子发生点“实质性”的变化 。
“设计河南”的乡村实践丨“网红民宿”背后的设计故事
文章图片
在民宿的设计理念上 , 她说:“我们尽量保留窑洞的原始风貌 , 颜色上选择与黄土接近的大地色 , 屋内的装饰就地取材 , 如屋内的灯具是捡的树枝和麻绳做成的 , 全家人用牛仔布等一些布料动手制作装饰品 , 老门框和老门板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桌子和茶几 。 床和沙发是用砖砌成的 , 体现了炕的元素 。 院子里还保留了老物件和老磨盘以及留存下来的古树 , 尽量做到修旧如旧 , 彰显乡土气息 。 ”
“设计河南”的乡村实践丨“网红民宿”背后的设计故事
文章图片
根据刘洁介绍 , “云岫民宿”2021年5月投入运营 , 不到3个月的时间 , 营业额达到近30万元 , 成为三门峡当地的网红民宿 。
“设计河南”的乡村实践丨“网红民宿”背后的设计故事
文章图片
刘洁告诉采访人员 , “云岫民宿”已经带动了村子2户村民也建起了民宿 , 为当地的困难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 谈到今后的发展她充满了信心:“希望在未来一二年内成立一个合作社 , 村民出房子 , 进行招商 , 再进行利润分成 。 ”更重要的是 , 带动村民的再就业 , 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 改变“空心村”的状况 。
“设计河南”的乡村实践丨“网红民宿”背后的设计故事
文章图片
经过运营和调研 , 刘洁发现消费的主体是新一代的年轻人 , 她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 把村子打造成“特色文化村” , 更具年轻化 , 汇聚更多的年轻人 , 最终成为一个民宿集群 。
空中连廊客栈
在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连廊客栈 , 客栈负责人赵启辉介绍 , 连廊客栈把农村闲置空间和资源利用起来 , 将农村原来的平房顶租下来后利用新型轻质钢结构和材料 , 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 , 做成空中连廊客栈 , 这样即不会打扰老百姓平时的生活 , 又帮村民解决漏水 , 隔热保温等问题 。 除此之外 , 也让老百姓有一定的租金收入 , 可以做点小生意 , 比如卖点土特产、小吃等 。
“设计河南”的乡村实践丨“网红民宿”背后的设计故事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