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如何判断阳气已被湿气给“憋住”了?看这3个信号就够了

骨密度|如何判断阳气已被湿气给“憋住”了?看这3个信号就够了

文章图片

骨密度|如何判断阳气已被湿气给“憋住”了?看这3个信号就够了

文章图片

骨密度|如何判断阳气已被湿气给“憋住”了?看这3个信号就够了

文章图片


对于湿气一词 , 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 。 因为现在有太多的宣教和科普 , 或多或少会谈及湿气 。 湿气 , 作为一种致病因素 , 基本上可将之分为内湿和外湿两大类 。
外湿:则多感于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 。
内湿 , 则常见于脾虚失于运化 。 这就使得津液难以输布 , 聚而成湿 , 困阻于脾胃中焦 。 因此 , 不管是内湿也好外湿也罢 , 他们都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引发 , 相互交织成病 。

而这里的湿气 , 作为病邪的存在 , 是最容易伤及我们的阳气的 。 这在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学中 , 是特别受重视的一点 。
要如何判断阳气已被湿气给“憋住”了?
这其中 , 我们需要看以下三个信号 。
一、看消化状态
湿气 , 最容易伤及我们的中焦脾胃 。 而脾本就喜燥恶湿 。 一旦被湿邪侵袭 , 那么脾胃就会最先受到波及 。

而脾湿较重的人 , 身体基本就容易浮肿 , 全天小便不多 , 也不怎么口渴 , 大便不成形 , 排便也没什么规律 , 身体和四肢总有沉重感 , 舌边有齿痕 , 形体较为肥胖 , 眼泡有些浮肿;湿邪下驱于肠间 , 肠道内就容易出现振水声 。
二、看呼吸道
湿气 , 可以说在体内无处不到 。 “脾为生痰之源 , 肺为储痰之器” , 而这里的“痰”指的就是痰湿 。

具体要如何理解?
道理也不难 , 因为我们肺气的宣降 , 是水液输布的一大原动力 。 因此 , 和这湿气有着直接的关系 。 一旦体内痰湿聚集过多 , 就很容易让肺成为“储痰之器” 。 湿气蕴于肺 , 就会阻塞气道 , 我们就容易咳嗽 , 吐白痰 , 痰量大 , 质地或粘稠或清稀 , 同时还伴有胸闷 。 而这就是受痰湿的影响 , 肺中阳气不足 , 难以输布津液的所致 。
三、看双下肢
湿气 , 还容易伤及我们的肾阳 。 而肾阳在痰湿的影响下 , 不能及时地蒸腾气化水液 , 这样就导致尿量减少 , 下肢就容易浮肿 , 腰部坠胀疼痛 , 怕凉 。 而还有的人则是排尿困难 , 小便淋漓不尽 。

而上述 , 基本就是湿气阻滞阳气 , 令阳气不得升发的3个信号 。 当然 , 诸如犯困、食欲差、身体乏力等 , 也常伴而发 。 只不过 ,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 , 上述的三种情况 , 则是最为典型和常见的 。
总的来说 , 出现了上述现象 , 我们就需要抓紧时间来温阳散湿邪了 。

阳气要如何补?
培补阳气 , 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饮食;
第二个:运动;
第三个:中医调理 。
① 在饮食上 , 准备干姜研末5克 , 大米适量煮粥 。 早晨起床后空腹服用 。 因为干姜 , 性味辛热 , 入脾、胃、肺三经 , 善于燥脾湿 。 还能温肺化饮 , 对于湿邪弥漫三焦 , 阳气不得升发的人 , 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
② 在运动上 , 中医讲“动则生阳” , 因此 , 有阳虚偏颇的人 , 就需要适当地锻炼来强壮阳气 。

【骨密度|如何判断阳气已被湿气给“憋住”了?看这3个信号就够了】③ 中医调理上 , 比如说揉按阳池穴、阳谷穴、合谷穴、关元穴、命门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