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调色盘”绘就致富路,万亩养殖塘产值达2.5亿元

本文转自:中国蓝新闻
“我们土池是蟹苗-虾贝轮养方式 , 最后一批蟹苗育好送走后 , 开始养对虾、套养蛏子 , 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6月10日 , 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芦浦村一养殖塘负责人卢兆康正在将一袋袋长度不到1厘米的虾苗投放到塘中 。
从空中俯瞰 , 星罗密布的养殖塘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 如同一个天然“调色盘” , 美丽又迷人 。
天然“调色盘”绘就致富路,万亩养殖塘产值达2.5亿元
文章图片
图为咸祥养殖塘 。
据了解 , 2000年起 , 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咸祥镇芦浦、里蔡、横山、海南等不少村子的水棉地改作养殖塘 , 主要产业为梭子蟹育苗和南美白对虾养殖 , 因为收入可观 , 规模逐渐扩大 , 逐渐成为了浙江沿海重要的育苗种养殖基地 , 也是宁波人海鲜“篮子”重要的供给来源 。
天然“调色盘”绘就致富路,万亩养殖塘产值达2.5亿元
文章图片
图为养殖塘增氧机运作 。
“持续降雨对养殖生产很不利 , 池塘极易出现缺氧、水质恶化等情况 , 必须增加增氧机运行时间 。 ”卢兆康说 , 积累了多年的实战经验后 , 很多咸祥镇的育苗户不仅“自学成才” , 还在镇政府的牵头下 , 去相关水产基地进修学习技术 , 请专家下乡手把手指导 。
近年来 , 咸祥镇与宁波市海洋与水产研究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签订协议 , 开展科学化养殖研究 , 帮助养殖户学习新技术、试验新品种、推广新模式 。
“有些育苗能手 , 自己摸索了秘诀 , 连大学教授都来讨教呢 。 ”咸祥镇启新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朱成平表示 。
天然“调色盘”绘就致富路,万亩养殖塘产值达2.5亿元
文章图片
图为育出来的南美白对虾 。
如今 , 咸祥镇的虾蟹养殖产业已声名远播 , 来自舟山、象山以及宁海、台州一带的梭子蟹养殖户都会来咸祥镇采购蟹苗 。 这批在养殖塘投放的虾苗经过三个月左右的生长 , 便会长成壳薄体肥、肉质紧实的成虾 , 供应市民的餐桌 。
天然“调色盘”绘就致富路,万亩养殖塘产值达2.5亿元】20年来 , 当地渔民纷纷“洗脚上岸” , 变撒网捕鱼为放水养殖 。 如今 , 咸祥全镇有近400户居民从事水产养殖 , 养殖塘面积已达上万亩 , 产值2.5亿元 。 虾蟹不愁销路 , 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 一亩亩色彩斑驳的养殖塘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