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哪哪都疼要小心,可能是“纤维肌痛”?

医学|哪哪都疼要小心,可能是“纤维肌痛”?

文章图片

医学|哪哪都疼要小心,可能是“纤维肌痛”?

“最近腰也痛 , 肩膀也痛 , 贴个膏药试试吧 。 ”
大部分人对疼痛并不在意 , 觉得忍忍就好了 , 但不是所有的痛忍忍就能好 。 当你浑身不适 , 哪哪都疼 , 经常被这种疼痛困扰到难以安睡、甚至焦虑抑郁时 , 要小心纤维肌痛 。

什么是纤维肌痛
纤维肌痛又称为纤维肌痛综合征 , 是一种中枢神经感觉传入处理功能失调引起的慢性弥漫性疼痛综合征 , 其主要症状包括多部位疼痛、重度疲乏、僵硬感、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及心理问题等 。 疼痛是纤维肌痛的核心症状 , 主要在颈肩背和四肢 , 也有的靠近胁肋部 , 可以接近关节附近 , 也可以在骨骼上 , 可以是钝痛不适 , 也可以似针刺、刀割、电击等 。 疼痛反复纠缠 , 不定时出现 。 绝大多数患者主诉易疲劳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下降 。

纤维肌痛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纤维肌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了 。 中枢敏化是纤维肌痛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中枢敏化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性过度 , 包括对正常致痛刺激和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感增强 。 中枢敏化可能是纤维肌痛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 包括脊髓水平之上的感觉传导调节机制 , 以及脊髓下行抑制疼痛通路受损 。 在脊髓水平之上 , 中枢敏化包括感觉刺激的主动放大(对有害刺激的疼痛反应增强)和募集正常阈下低阈值感觉输入 , 激活疼痛回路 。
其他方面如神经递质失衡、神经功能异常、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异常等也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
纤维肌痛多见于哪些人群
纤维肌痛多见于女性 , 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0-55岁 。 另外 , 家族遗传、明显的身体和精神压力如工作和学习压力、日常生活烦恼、焦虑、抑郁等都会增加纤维肌痛的发病率 。

纤维肌痛症如何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可采取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 药物选择应针对最困扰患者的症状 , 同时考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 从低剂量开始并逐渐向上增加药量 , 以提高耐受性 。 当需要同时解决多个症状时 , 需联合用药 , 这种情况下 , 必须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 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
目前有多种药物用于纤维肌痛的治疗 , 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
1.抗惊厥药与抗抑郁药
普瑞巴林是美国FDA最早批准治疗纤维肌痛的药物 。 它在体内与电压门控钙通道的α2-δ亚基相结合 , 减少钙离子依赖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 , 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 此外 , 度洛西汀、米那普仑、阿米替林、曲马多等为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 。
2.非甾体抗炎药
多数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 , 但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对于纤维肌痛的作用较弱 。 对一些炎性疼痛疾病共病纤维肌痛时加用该类药物有利于控制炎性疼痛而有助于总体疾病的缓解 。 因此 , 非甾体抗炎药多用于与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联合使用 。
除药物治疗外 , 针灸、运动、心理治疗等方法对纤维肌痛也有确切疗效 。
参考文献:
1.朱谦.纤维肌痛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10):721-727.
【医学|哪哪都疼要小心,可能是“纤维肌痛”?】2.中国纤维肌痛康复实践指南制订工作组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协作学组.中国纤维肌痛康复指南(2021)[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