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45分钟致肌肉溶解 专家建议勿恐慌

【健身45分钟致肌肉溶解 专家建议勿恐慌】 近日,女孩健身45分钟致“肌肉溶解”的新闻震惊了不少人 。女孩只运动了45分钟就出现了“肌肉溶解”问题,平常人运动45分钟是很常见的事情,这让很多想运动或者正在运动的人士心有余悸 。“肌肉溶解”究竟是怎么回事?运动与“肌肉溶解”有什么关系?日常健身如何避免“肌肉溶解”?下面是资深健身教练李耿辉为我们提供的解答 。
过度运动是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之一,但病症的发生有很多前提条件,李耿辉教练建议大家先勿恐慌 。
李耿辉教练介绍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通常发生于肌肉严重受创之后,如大地震后有大量患者因被石块压砸而产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进而造成急性肾衰竭 。其他原因,包括运动过度、高压电击、酗酒、或食用“洗虾粉”、服用过量安眠药导致长期维持某一睡姿造成局部肌肉压迫、某些降脂药物等 。另外有些少见情形如大量蜂蜇、毒蛇咬伤等也会引起 。
女孩属于在校大学生,一般大学生运动量非常少,基本上属于零运动基础 。突然一下子进行高强度的动感单车运动,身体一下子很难承受 。并且第二天,女孩还和同学进行了一天的郊游,运动强度可想而知,加上其正在减肥,身体其他状况是否良好也有待考究 。她所出现的状况是各种因素的结合才导致的 。
出现“肌肉溶解”,45分钟的运动时长不是主要原因,高强度的运动方式才是关键 。
正常的运动强度下,运动45分钟,甚至更长,都不会出现“肌肉溶解”的状况 。这个正常运动强度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头晕、呕吐、冒冷汗、能愉快进行下去等状况下进行运动,运动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运动者还可以在运动的第二天通过晨脉来测试自己前天是否运动过度 。若晨脉超过平常的5-10那就算是运动过量了,下次要及时进行调整 。比如一个人平常晨脉为65次/分钟,若运动后变为70-75次/分钟了,那就要开始调整了 。
“肌肉溶解”主要是针对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不会导致这一症状 。无氧运动属于短时间的爆发性运动,若一项运动无法进行,运动者就会停止,不存在说的运动过量 。就比如说,让一个人抱起1吨重的石头,他搬不起只能放弃,无所谓的运动过量 。而对于有氧运动,李耿辉教练提醒到,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过程保持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非常重要 。同时,运动补水也非常重要 。运动前15-30分钟最好能补充100-200ml的水分,运动中也需要持续补水,运动后更加需要 。对于运动方式而言,李耿辉建议大家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 。因为一定量的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肌肉的增加能提升免疫力 。这样既能保证运动效果,又能有效控制运到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