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气足,汗自消!一张方子,补气消汗,改善动辄汗出,体虚多病

黄芪|气足,汗自消!一张方子,补气消汗,改善动辄汗出,体虚多病

文章图片

黄芪|气足,汗自消!一张方子,补气消汗,改善动辄汗出,体虚多病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 我还是给大家聊聊 , 中医是如何应对多汗的 。
文老师反复说过 , 天底下 , 没有一张方子 , 可以让人不出汗 。 你如果说 , 因为讨厌出汗 , 想吃点中药 , 那是不科学的心态和做法 。
中医能做到的 , 是改善病态下的出汗异常 。 而且 , 这种改变 , 还必须要分清你的症候 , 到底属于什么 。 符合这个症候 , 才能用相应的方药 。
【黄芪|气足,汗自消!一张方子,补气消汗,改善动辄汗出,体虚多病】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
我今天想和你聊的 , 是玉屏风散 。 作为中医爱好者 , 这张方 , 理应牢记在心 。
玉屏风散 , 基本组成就是防风6克 , 黄芪12克 , 白术12克 , 或煎服 , 或者按照比例做成散剂 , 每次6到9克 , 开水送服 , 一日2次 。
这方子的出处 , 众说纷纭 , 但是一般认为 , 它源于《丹溪心法》 。
它能干啥呢?就是帮助我们益气固表止汗 。

我给你说 , 人之所以大量出汗 , 除了和气温高有关系以外 , 还要考虑是不是气虚 。
这里的气 , 指的是肺气 。 肺气 , 能向身体肌表输布卫气 。 肺气虚了 , 卫气就不足 , 汗孔就没有把门的 。 体内的津液 , 就以汗的形式 , 流出来了 。 这就是所谓气虚 , 固摄失常 , 导致多汗 。
这个时候 , 人特别容易出汗 , 即便身体活动量很小 , 气温不算高 , 也汗出不止 。 同时 , 患者伴随肺气虚的其他表现 , 比如说容易感冒、乏力、不爱动、恶风、脸色发白、舌淡苔薄白 , 脉象偏弱 , 有的属虚浮 。
这类人 , 在生活中多不多呢?可以说 , 确实不少 。 夏天特别爱出汗的人 , 有一部分 , 属于这个情况 。
这时候怎么办?用玉屏风散 。
为啥叫玉屏风散啊?因为这里的黄芪、健脾益气 , 固表实卫 , 让我们肺气充足 , 卫气充盛 。 白术 , 健脾益气 , 辅助黄芪充实肺卫之气 。 防风呢 , 驱散肌表的风邪 , 让汗孔不再受外邪袭扰而被迫打开 。 三味药 , 组成了帮助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风 。 而且 , 这屏风还很贵重 , 所以就叫做玉屏风散 。
我这么说 , 你懂了吧?
在这里啊 , 我给你说两个 , 用玉屏风散实实在在治病的例子吧 。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 , 当时是63岁 。
这个人啊 , 也是爱出汗 , 怕风 , 特别容易感冒 。 平时呢 , 她总咳嗽 , 感冒后咳嗽加重 , 喉咙里有痰 , 严重的时候还胸闷、气短 , 甚至夜间因为咳嗽而不敢平卧 。 说起话来 , 声音很微弱 。
后来 , 此人就去投中医治疗 。 刻诊 , 见脉细数 , 舌淡红 。
了解到这些以后 , 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 就是炙黄芪30克 , 炒防风10克 , 生白术10克 , 人参10克 , 麦冬10克 , 炙紫菀10克 , 炙款冬花10克 , 五味子5克 , 北沙参15克 , 炒苏子10克 , 一共服7剂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结果怎么样?患者服用20多剂 , 改善十分明显 。 后来 , 以玉屏风散成药善后 , 诸证悉平 。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 这是1994年 , 《吉林中医药》上刊发的验案 。
其实 , 这个患者的问题 , 显然也是肺气虚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