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专生到三甲医院学术带头人,他怎么做到的?

“你要有跨专科的能力 , 也要对临床诊断有信心 , 这信心来自几十年来的一线实践 。 ”
撰文|万顺顺
来源|“医学界”公众号
“经常熬夜会变笨吗” , 去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一条科普视频吸引了上亿的点击 , 视频中的科普医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性疾病科徐俊医生 。
如何从一名医专生成长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知障碍方向学术带头人?大学时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或许能做出解释 , “从不墨守成规、从不迷信权威 , 总是积极探索最优解 。 ”
从医专生到三甲医院学术带头人,他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差点从医学院退学
现在医学院的分数线很高 , 但是在徐俊读书时 , DoubleE(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更为时髦 。
高考发挥失常 , 调剂到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原华东煤炭医专)后 , 徐俊准备退学重考 。 徐俊的父亲坐了5个多小时的长途车赶到学校 , 联合老师说服了他一天 , 才使他放弃了退学的申请 。
等课程上到神经解剖 , 挑战性变高 , 他才首次树立对医学的兴趣 。 “过去我以为学医单纯依靠记忆 , 后来发现要有逻辑 , 把固定的理论串联起来 , 形成一个灵活的、动态变化的网络 。 ”
工作2年后 , 因为当时很多医学院的研究生专业对考生学历有限制 , 徐俊不得不放弃胸外科 , 考上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内科 , 成为矿务局一院当年唯一考上研究生的医生 。
他是一个“多面手” , 在考上硕士的同一年 , 徐俊也考了徐州律师资格考试 , 还被太平洋保险录取 。 咨询过父母和老师意见后 , 他选择在从医的道路上深耕 , 一口气在中山大学把博士读完 。
徐俊的博士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肿瘤实验室完成 , “我们团队在免疫靶向研究方向很强 , 研究肿瘤的免疫细胞是不是已经被肿瘤诱拐 , 免疫耐受如何发生的 , 免疫细胞如何相互调节能更好地清除肿瘤 。 ”现在全球最火爆的肿瘤靶向PD-1/PD-L1领域 , 就是徐俊在美国实验室工作内容之一 。
从医专生到三甲医院学术带头人,他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徐俊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受访者供图
第三年准备回国前 , 他给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病学系主任写邮件 , 申请去临床访问 。
“俊 , 我很欣赏你在辛苦的博士后期间 , 申请到临床做observer 。 但是我们没有相关规划 , 我们是直接面向全球招募学员 , 高级临床学习并不适合你 。 ”
徐俊并没有被这封拒绝信吓退 , “这不行 , 我在匹兹堡大学内部邮箱系统跟他争取一下 。 ”他在回信上讲了三个理由:
“首先 , 匹兹堡大学的医学专业在美国是一流 , 特别是免疫、肿瘤、肝移植、耳鼻喉科都非常强 。 这些科室不仅面对全球直接招募 , 还有很多在匹兹堡体系内培训的医生和科研人员 , 他们都可以申请observership , 因为这是学术交流非常重要的体系 。
我的同事申请去匹兹堡大学肝移植中心参观 , 不仅通过了申请 , 还被推荐到美国另外几所肝移植中心参观 , 这充分体现了匹大肝移植中心的leadership 。
其次 , 神经病学和免疫的交集已经是如火如荼 , 我相信我到临床观摩以后 , 能在未来研究中做很好的推动或者融合性研究 。
再说 , 作为中山大学临床医生 , 返回祖国工作之前 , 通过半年的临床观摩 , 可以更充分与美国同行的交流学习 , 为今后的国际协作与合作打些基础 。 ”
当天下午 , 徐俊接到系主任秘书的电话 , 问什么时间合适 , 可以办胸卡激活 。 ”本来他的胸卡只能进匹兹堡大学的基础实验楼、肿瘤研究实验室 , 授权后 , 附属医院临床科室也可以刷卡进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