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0亩撂荒地变“致富田”看文昌市抱罗镇怎样做

本文转自:南海网
3640亩撂荒地变“致富田”看文昌市抱罗镇怎样做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文昌市抱罗镇紧紧牵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个“牛鼻子” , 坚持党建引领、结果导向、全域推进 , 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 , 重塑田园风光 , 曾经的撂荒地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致富田” , 激活了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 。
3640亩撂荒地变“致富田”看文昌市抱罗镇怎样做
文章图片
在抱罗镇轰轰烈烈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下 , 曾经的土地碎片化、弃耕失管多等顽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 更重要的是 , 引进培育了一批能持续为乡村“造血”的产业 。 “村庄发展、村民增收”的梦想 , 正一点点照进现实 。
在抱罗镇抱锦村委会 , 涉及全域土地整治面积3640亩 , 占抱罗镇整治面积93.3% , 是抱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战场” 。 引进的泰国香米、节仔米水稻种植项目就落地于此 。 过去废弃“长毛”的土地 , 现在变成了“产钱”的土地 。 当地村民潘家兴欣喜地发现 , 去年 , 自己家近20亩土地经过流转 , 一次性获得了2万多元的土地流转收入 , 以后的每年都还将有稳定的租金收入 。
3640亩撂荒地变“致富田”看文昌市抱罗镇怎样做
文章图片
文昌市抱罗镇抱锦村委会石马三村村民潘家兴:“我每年都有租金收入 , 还有政府的补贴 , 为政府工作 , 每个月有3000块钱工资 , 生活得到了改善 。 ”
3640亩撂荒地变“致富田”看文昌市抱罗镇怎样做】抱功村委会利用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 , 在抱锦村委会投资种植节仔米 , 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 对120亩撂荒地进行优化布局 , 假以时日 , 百亩节仔稻将开遍整片田野 。
文昌市抱罗镇抱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王航:“我们发展‘飞地经济’是为了带动抱锦村乡村振兴 , 让村民在门口能够就业 , 得到更好的收入 。 同时 , 也让我们的村集体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 进行一个良好的循环 。 ”
文昌市抱罗镇抱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任光:“相信通过这次撂荒地整治 , (可以)改变农田生态环境 , 促进农民增收 , 带动撂荒地充分利用 。 ”
3640亩撂荒地变“致富田”看文昌市抱罗镇怎样做
文章图片
节仔米水稻田的旁边 , 是由海南禾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4.8万元种植的泰国香米 , 整片种植用地1100亩 , 涉及抱锦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 。 海南禾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化管理运营 , 从当地300多户农户手中租用撂荒地、闲置田、集中连片农田开展优质稻种植 , 并为散户小规模种植提供服务的模式 , 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 。
产业项目的落地和快速发展 , 得益于土地综合整治的全速推进 。 抱罗镇将规划国土资源、农业、交通、水利等要素融合发展 , 完成全域乡村振兴统筹发展框架 , 规划布局产业生态、村庄空间 , 兼顾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 , 对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统一修复治理 , 吸引高新现代产业落地 , 乡村振兴大幕全面拉开 。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 抱罗镇对辖区内土地进行建设用地复垦及旱改水等开发整治 , 对原有灌排沟渠、供水管网、周边水系进行整体整治修复与美化 , 打造连片标准农田 。
文昌市抱罗镇镇长张恋:“通过‘旱改水’的项目 , 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这些农田的灌排体系工程 , 用少量的钱来办更多的事情 。 同时 , (我们)也用壮大集体经济的资金种植节仔米 , 助推撂荒地整治 。 ”
目前 , 抱罗镇已完成3640亩土地综合整治 , 曾经的“荒地”变成了“宝地” , 跑出了土地综合整治“抱罗加速度” 。 此外 , 抱罗镇还同步推进辖区内生态修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交通路网改造、河湖生态保护等工作 , 全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全面保护+乡镇美丽建设” , 构建起全要素的美丽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