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饭前还是饭后吃,终于有答案了

随着微生物研究的进步 , 及医务营养工作者的努力 , 益生菌对人类的健康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 。 从出生那一刻起益生菌便跟着我们 , 开始了与人共生互利的生命旅程 , 谁也离不开谁 。
益生菌饭前还是饭后吃,终于有答案了
文章图片
正常菌群存在于我们的皮肤、口腔、胃部和肠道中 , 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 但是真正被称作益生菌的菌群 , 目前被视为能够耐受胃酸 , 成功定殖于肠道中 , 并能够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菌群 。
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维持胃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合成营养素、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等等 。
获得益生菌的途径有哪些?
1、从母体中来
新生儿可以从母体的产道中、初乳中得到益生菌 , 并开始在肠道中定殖 , 也是宝宝肠道微生态环境建立的开始 , 定殖情况关乎到宝宝后期的肠道健康 。
2、从发酵食品中获得
比如酸奶、奶酪、醋、豆制品、腌制食品(泡菜)、酒等等 。 这是我们日常饮食生活中 , 最为常见的获得益生菌的途径 , 通常参与的益生菌有酵母菌、各类乳酸菌等
益生菌饭前还是饭后吃,终于有答案了
文章图片
3、直接服用益生菌制剂
一些特殊人群及需要用益生菌预防或缓解某些健康问题时 , 可直接服用益生菌制剂 。 比如:
剖腹产的宝宝不能直接从妈妈产道中获取益生菌可以出生时补充;
完全奶粉喂养的宝宝不能从初乳中获取益生菌 , 出生后也可以适当补充;
腹泻便秘期间服用益生菌可以得到缓解;
免疫力不佳和过敏体质的人群服用益生菌可以调节免疫力 , 改善体质 。
益生菌饭前还是饭后吃,终于有答案了
文章图片
益生菌怎么吃效果好?
1、饭后30-60分钟后服用
益生菌对胃酸很敏感 , 正常胃酸PH值为1.8左右 , 这样的环境不利于益生菌的存活 。 因此需要找到胃酸低 , 即PH值相对较高的时机服用益生菌 。
传统认为婴幼儿空腹时的胃酸PH值为4-5 , 但是据国内外研究发现 , 新生儿(28天内)空腹胃酸PH值为2.3左右 , 1岁以后PH值为1.9左右 , 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 空腹时由于饥饿和受到食物诱导时 , 中枢神经会“指挥”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 , 这样的环境显然是不适合益生菌生存的 。
益生菌饭前还是饭后吃,终于有答案了
文章图片
此外 , 早上刚起床时分泌的胃酸较少 , 但是能否达到适合益生菌生存的PH值 , 还没有找到理论依据 , 尚有争论 , 因此不建议早上空腹食用益生菌 。
进食后食物对胃壁的刺激 , 中枢神经进一步指导胃酸分泌增多 , 在胃部消化的初期 , 胃酸分泌逐渐达到高峰 , 因此在吃饭时补充效果也不太好 , 但比起空腹来说好得多;
在餐后半小时-1小时后 , 达到了饱腹感 , 胃酸的分泌有所减少 , 加之此时食物还在胃中 , 可以中和胃酸 , PH值有所升高 , 大大减少了对益生菌的破坏 , 这期间摄入益生菌是比较适合的 。
2、保存益生菌的温度不能太高
益生菌大多是不耐高温的 , 温度超过40摄氏度时活性便会降低并不可逆 。 为了保证益生菌的活性 , 当室内温度高于20摄氏度时 , 建议可以放冰箱冷藏保存 。 有些袋装粉剂的益生菌 , 开封后如果没有吃完 , 应该立即封口放冰箱或者丢弃 , 以免有害菌入侵 , 影响效果 。
3、冲调水温<40℃
其实水温不能超过37℃最好 , 避免高温杀死益生菌 。 如果婴幼儿不爱吃 , 想加在奶粉里服用 , 不能先放益生菌 , 因为冲调奶粉的水温一般都高于40摄氏度 , 可以将奶粉冲调好后 , 温度低至37度时(手腕滴奶液温热无汤感) , 再加入益生菌 。 发酵制品中的酸奶、奶酪最好不要加热吃 , 注意这类奶制品宝宝1岁以后才可少量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