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洞”无需“开胸”——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来源: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6月17日讯(采访人员申娟)作为人体的总发动机 , 心脏犹如楼房 , “两房两室”的户型结构内部有“墙”相隔 , 房和室之间还有“门” , 若是“门”上有个洞 , 便会给房子带来致命打击 。 近日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团队在科主任马卫武的带领下 , 成功开展医院首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 为患者成功“补心” 。
胸闷心悸:微创封堵成功补心
据了解 , 患者系一名67岁女性 , 因活动后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头晕半年有余前往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 经神经内科大脑磁共振检查 , 显示患者存在散在、多发点状缺血灶 , 转到心内科就诊后 , 发现患者心脏杂音明显 , 且心脏超声检查提示房间隔缺损 。
“补洞”无需“开胸”——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文章图片
马卫武主任介绍说 , 房间隔缺损系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 即通常说的先心病 。 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 , 为避免患者出现房颤等心律失常 , 增加血栓、右心衰竭等风险 , 在与患者及家属对病情进行详尽的沟通与解释后 , 心内科团队决定为患者施行无需开胸的“房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手术” 。 右股静脉穿刺、送入导管、交换导丝、建立轨道、送入封堵器一气呵成 ,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 三天后顺利出院 。
“补洞”无需“开胸”——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文章图片
“补洞”无需“开胸”——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文章图片
一把“小雨伞”解决大问题
房间隔缺损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 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 , 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 , 血液从左向右分流 , 如果这个异常的流量过大 , 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 , 长此以往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反复肺部感染、胸闷气喘 , 严重者甚至会心力衰竭、反常血栓栓塞等 。
以往先心病治疗以外科开胸直视手术为主 , 有的病例甚至需要心脏停跳体外循环 , 对患者损伤大 。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器材的改进 , 微创介入下的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 可以让大部分房间隔缺损患者能通过介入治疗达到治愈 , 损伤小且预后效果一般较好 , 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 , 既有效减轻了患者看病的生理、心理负担 , 又大大降低了看病成本 。 马卫武主任建议 , 对于房间隔缺损的患者 , 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 最大程度降低疾病风险 。
“补洞”无需“开胸”——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