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快落地 养老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二 )


理性选购养老理财
除了个人养老金 , 以养老理财、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代表的商业养老金融也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并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
其中 , 养老理财得到了投资者的踊跃认购 。 采访人员从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获悉 ,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 , 4家试点机构共发售16只养老理财产品 , 超过16.5万投资者累计认购约420亿元 , 募集金额远超预期 , 有些产品“供不应求” , 首批产品中有多只产品多次上调了计划募集规模 。 此外 , 6月20日又有两只新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正式结束募集 , 截至目前 , 养老理财发行数量已扩充至24只 。
青睐养老理财的中年人不在少数 。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 , 40岁至50岁投资者占比达27% , 30岁至40岁投资者占比近20% , 二者合计约47% , 在总投资者中占比近一半;50岁至60岁投资者占比最高 , 达28% 。 “这体现出投资者对养老理财需求的广泛性和迫切性 , 也表明养老财富的市场空间广阔 。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说 。
值得注意的是 , 由于养老理财普遍期限较长 , 投资者需理性衡量中长期收益 , 不可将养老理财当做“赚快钱”的渠道 。 从试点情况看 , 首批养老理财封闭式产品的期限为5年 , 部分产品特别设定了分红条款 , 可满足持有期间投资者的部分流动性需求 。
“养老理财旨在引导投资者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养老理财理念 , 对养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 根据自身实际将手中的长期资金转化为养老金融产品 。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
为此 , 投资者在购买养老理财时应重点考虑三大因素 。 一是考虑自身养老需求 ,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长期养老投资;二是考虑自身的资金情况 ,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三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关注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 , 选择风险情况相匹配的养老理财产品 。
养老储蓄业务将推出
由于养老储备的需求多元化 , 相应的 , 金融产品覆盖的风险偏好也应多元化 , 不可全部集中在中、高风险偏好 。 “我国是一个储蓄大国 , 储蓄率较高 , 应契合公众的储蓄习惯 , 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 与养老理财产品等形成补充 。 ”董希淼说 。
采访人员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 , 当前投资者对于存款这一低风险产品仍有较高需求 。 以大额存单为例 , 尽管其年利率持续走低 , 1年期利率仅为2.1% , 但投资者想要成功买到却并非易事 。 截至6月20日 , 中国工商银行显示在售的4款3年期大额存单中已有3款售罄 , 其余1款仅面向新客户销售 。
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 , 正是为了满足低风险偏好人群的养老金融需求 。 “正在加快研究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 , 初步考虑由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型银行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 。 ”中国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透露 , 该业务兼顾普惠性和养老性 , 产品期限比较长、收益稳定、本息有保障 , 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的养老需求 。 具体来看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 , 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 , 初步考虑单家银行的试点规模为100亿元 , 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
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快落地 养老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可以预期的是 , 未来养老金融业务将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类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发展格局 。 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在《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 , 接下来 , 将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商业养老储蓄、商业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养老金融业务 。 “但有一个底线 , 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必须体现养老属性 , 产品期限符合投资者的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 , 同时 , 还要对资金领取设置相应的约束性要求 , 避免短期‘快进快出’ 。 ”银保监会上述负责人同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