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湖州密码”

本文转自:中国蓝新闻
夏至刚至 , 湖州的乡间沃野处处生机勃发 。
安吉县灵峰街道大竹园村 , 61幢浙派民居错落有致;吴兴区东林镇 , “美丽田园”项目雏形显现;长兴县煤山镇五通山村 , 新四军红色拥军馆浸润文明新风……
好消息纷至沓来 。 湖州2021年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 日前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 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同时 , 以全省第一的成绩 , 获2021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地市 。
近年来 , 湖州高质量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 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 , 成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和“缩小城乡差距”省级共富试点市 。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 湖州在创新探索中 , 解开了一个个乡村振兴的密码 。
产业如何兴旺?
解码:激活钱、地、人
位于安吉的浙江宋茗白茶有限公司内 , 5条数字化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鲜叶600公斤至700公斤 , 预计全年收入达1.5亿元左右 。
“多亏有了农业‘标准地’ , 我们的产业规模又进一步扩大了 。 ”企业副总经理任元缇介绍 , 2019年该公司获批10.5亩“标准地” , 随后便在新批准的地块上建起数字化生产线 。
乡村振兴 , 钱、地、人是核心资源要素 。
2019年 , 湖州在全国首创农业“标准地”改革 , 解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用地难题 , 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村集体多方共赢 。
乡村振兴的“湖州密码”
文章图片
乡村振兴的“湖州密码”】同时 , 深化绿色金改 , 强化“钱”的投入 。 湖州深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 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
乡村振兴的“湖州密码”
文章图片
培育乡村“五类英才” , 强化“人”的支撑 。
乡村振兴的“湖州密码”
文章图片
去年 , 湖州实现粮食生产“五连增” , 渔业、茶叶产值 ,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数量 , 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
环境如何宜居?
解码:五美联创数字智治
走在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的村道上 , 绿树繁花、空气清新 , 两边是靓丽的小别墅、漂亮的小花园 , 让人如同置身景区 。
十多年前 , 五四村却是另一番面貌 。 村里都是泥巴路 , 后来在村民捐资下 , 才建起首条进村水泥路……
变化 , 源自村里的一次次改革探索 。 土地整治、垃圾分类、“三改一拆”……从美丽生态 , 到美丽经济 , 再到美丽生活 , 村里迎来蝶变 。
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 , 湖州美丽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 近年来 , 湖州推进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和生活美“五美联创” , 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湖州气质”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示范带 。
乡村振兴的“湖州密码”
文章图片
宜居的环境 , 美在其外 , 治在其内 。
在安吉县天荒坪镇横路村 , “智慧健康站”深受村民青睐 。 村民足不出村 , 就能与名医远程问诊 , 还能24小时自助买药、量血压、测体温 。 “村里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 ”横路村负责人说 , 除此之外 , 还有未来邻里、文化、低碳、产业、风貌等多个场景 。
去年以来 , 湖州深入推进数字惠民工程 , 建成湖州“乡村大脑” , 实现乡村数字智治 。
乡村振兴的“湖州密码”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