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美国研究发现:饭量减少与寿命的关系?或能解释为何日本人最长寿

【胃黏膜|美国研究发现:饭量减少与寿命的关系?或能解释为何日本人最长寿】胃黏膜|美国研究发现:饭量减少与寿命的关系?或能解释为何日本人最长寿

文章图片

胃黏膜|美国研究发现:饭量减少与寿命的关系?或能解释为何日本人最长寿

文章图片

胃黏膜|美国研究发现:饭量减少与寿命的关系?或能解释为何日本人最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显示 , 日本人连续多年平均寿命位居世界第一 。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数据表明:连续51年日本百岁老人的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
日本人2020年平均寿命为女性是87.71岁 , 男性是81.56岁 , 与2015年相比 , 女性增长了0.73岁 , 男性增长了0.81岁 。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 保持运动锻炼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 , 但是日本作为世界上最不喜欢运动的国家之一 , 为什么平均寿命仍然能够占据首位呢?
美国研究发现:饭量减少与寿命的关系?或能解释为何日本人最长寿
——吃得少 , 更长寿?
上世纪八十年代 ,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联合威斯康星大学以恒河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两项独立且长期的研究 。
因为恒河猴与人类有93%的基因相同且衰老方式一致 , 平均寿命在20岁 , 研究发现恒河猴每天进食量减少3成 , 它的最长寿命可以达到43岁 。
在为期20年的长期观察研究中 , 控制进食量的恒河猴死亡率在13%左右 , 不控制饮食的恒河猴死亡率在37%左右 。
除此之外 , 威斯康星大学研究者也发现 , 减少进食量后的恒河猴从外表看起来更年轻 。 据资料显示 , 减少食量的恒河猴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降低50%以上 。
由此 , 研究人员得出最终结论是:少吃点 , 更长寿 。
——日本人长寿 , 是因为吃得少?
《欧洲营养杂志》曾发表了一项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系研究科公众卫生学的研究 , 分析了超过9.2万人的数据后发现 , 他们的饮食习惯于其他国家有很大区别 。
1、吃的分量少
日本人在饮食方面一日三餐 , 非常简练 , 简单的米饭、菜汤、生菜就可以解决一顿营养餐 。
与我们国家人的饭量相比日本人的饭量确实很小 , 并且一日三餐当中将早餐作为最重要的一餐 。
不管是外出工作还是上学的孩子 , 出门前一定要完成早餐 , 出门后也会自带饭盒 , 很少会吃外面的餐食 。
2、饮食搭配多样化
虽然他们每天摄入食物量很少 , 但在营养搭配方面却非常全面 , 蔬菜、肉类、水果缺一不可 , 几乎每餐都会分类摄入 。
日本人做饭时讲究一个重要的原则 , 他们制作的美味不能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 , 因此在烹饪方式上热量摄入过低 。
不仅可以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 还能减少各类调味品的摄入量 , 未经过众多加工的食物 , 更能保留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 。
3、爱吃深海鱼
说到哪个国家最喜欢吃鱼的话 , 日本可以说是当仁不让 , 本身地理位置优越 , 四面环海 , 海鲜资源丰富 。
鱼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 , 适当摄入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 深海鱼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 摄入后不仅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 , 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鱼肉可以说是他们国家最受欢迎的肉 , 与我们国家的猪肉相比 , 属于营养价值更高的肉类 。
4、以八分饱为主
日本人不仅食量小 , 他们吃饭时所用的餐具也比较小 , 每一餐几乎都能做到八分饱左右 。
吃饭过程中更注重细节 , 细嚼慢咽的饮食方式可以充分解决食物 , 更有利于肠胃消化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