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纳米抗体技术应用的最新进展( 四 )


经验分享:纳米抗体技术应用的最新进展
文章图片
纳米抗体在治疗领域的应用
Altintas等[60]研发了一种核心由EGFR靶向纳米抗体与PEG(EGa1-PEG)结合的纳米粒子(NANAP) , NANAP中装载有多激酶抑制剂17864 , 在溶酶体吸收和消化后 , 激酶抑制剂在细胞内释放 , 抑制EGFR阳性的14C鳞状头颈癌细胞的生长 。 Fang等[61]将药物美登素(DM1)与MHC-Ⅱ靶向纳米抗体VHH7结合 , 通过NIR成像及向健康小鼠和荷瘤小鼠注射VHH7-AF47 , 解剖后比较荧光信号证实了淋巴瘤在肺、肝、脾、淋巴结等器官中的存在且肝脏中有转移灶 , 肿瘤浸润导致脾肿大 , 并证实了VHH7对转移灶的靶向性 , 用A20细胞系作为模型 , VHH7-DM1治疗组肿瘤明显小于对照组 , 小鼠平均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 , 可显著抑制肝脏病灶转移 。 CD7分子黏附抗体或抗体衍生物后可快速发生内吞作用 , Tang等[62]以单价和双价抗-CD7纳米抗体为基础构建了免疫毒素 , 并将其编码为PG001和PG002 , 采用WST-8法测定细胞毒活性 , 两者分别在纳摩尔(PG001)和皮摩尔(PG002)浓度下能诱导T-ALL细胞系的高效抗原特异性凋亡 , 能有效、选择性地杀伤人白血病细胞 , 显著延长治疗后小鼠的存活时间 。
放射性标记的纳米抗体也有望成为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的靶向药物 。 其中α粒放射性核素正在用于临床或临床前评估 , 2Rs15d是一个HER-2特异性纳米抗体 , Pruszynski等[63]利用2Rs15d纳米抗体与偶联剂2-(4-异硫氰基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p-SCN-Bn-DOTA) , 并用α发射性核素锕-225标记(α-225Ac) , 产生225Ac-DOTA-Nb , 这种靶向纳米抗体可以为靶细胞提供高致死性和局部化的放射治疗 。
纳米抗体可充当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的载体 , 用于靶向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 , 通常临床上使用疏水的光敏剂 , 不能提供肿瘤特异性 。 增加肿瘤细胞特异性受体的表达水平可以用于靶向这些细胞 , 即增加肿瘤对光敏剂的特异性摄取 , 如过度表达的EGFR等[64]常被用作靶向治疗的靶点 。 采用纳米抗体的PDT可将周围细胞的损害降低 , 纳米抗体-PS共轭物选择性地结合到靶标上 , 并且在照明后能够在体外诱导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 。
2.4.2病毒感染治疗
Nb还是中和抗病毒试剂的丰富来源 , 可作为治疗动、植物病毒感染的理想工具 。 SARS-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出现导致了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 , 比以往的冠状病毒传播性更强 , 不同的纳米抗体已经被开发用于高亲和力结合受体结合域(RBD) , 竞争性地抑制RBD与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相互作用并中和病毒[65-67] , Nb主要依赖于3个可变环 , 即图1中的CDR1、CDR2、CDR3形成的抗原结合位点 , Nb相关技术的成熟揭示其可作为高效的中和剂 , 抵御致病性冠状病毒的侵袭 。 Strokappe等[68]成功构建了靶向HIVgp41和gp120包膜蛋白的中和性纳米抗体 , 这些新的双特异性VHH有成为治疗剂或杀菌剂的潜力 。 BBMV是一种种子传播的植物病毒 , Ghannam等[69]通过噬菌体展示生物淘选分离出8个BBMV特异性纳米抗体 , 其中3个成功地抑制了BBMV在体外的传播且在蚕豆中表达时能中和BBMV 。 Orlov等[70]分离出抑制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fanleafvirus,GFLV)的纳米抗体Nb23 , 在烟草和该病毒的天然宿主葡萄砧木中稳定表达并观察到了对GFLV强烈的特异性抵抗力 。
2.4.3抗菌素治疗
抗生素疗法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主要手段 , 但由于抗生素不合理、过度的使用 , 导致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 , 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例 , 抗生素已经无法发挥其抗菌抑菌的作用 。 而纳米抗体由于特异性强 , 能精确结合致病细菌表面抗原 , 拮抗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 , 从而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 成为开发抗菌治疗的新方式 。 纳米抗体通过拮抗细菌黏附、运动以及细菌毒力因子等不同方式对抗细菌感染 , 减少致病菌黏附 , 如通过选择能够抑制细菌在上皮细胞粘附的抗表面抗原的VHH , 可用于预防菌源性腹泻[71] 。 此外 , 纳米抗体还可以防止细菌或细菌毒素进入细胞 , 如VHHR303[72]与内化蛋白B(internalinB,InlB)上c-Met作用位点结合 , 能竞争性地抑制李斯特菌入侵赫拉细胞 , 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其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李斯特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