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今天分享一篇【处暑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希望大家喜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
处暑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古代人在处暑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祭祖、迎秋 。如今处暑的有趣风俗越来越多,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那么处暑有哪些习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1、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许多地方都有祭祖及迎秋的习惯,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所以也将其称为“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
2、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
鸭子的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有非常好的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处暑食用对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
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 。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 。
3、吃龙眼配稀饭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 。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 。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 。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
4、放河灯
处暑还有放河灯的民俗,河灯也叫“荷花灯”,在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主要就是去除晦气,普渡水中的落水鬼的作用 。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
过处暑吃美食更健康
糯米薏米大枣粥
用料
糙糯米150克,薏米30克,大枣8枚 。
制用法
按常法煮粥服食 。每日1剂 。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养血 。
适应症
肺结核、神经衰弱、贫血等 。
鲍鱼菜
用料
鲍鱼肉、调料各适量 。
制用法
按常法烹制食用,每日1剂 。
功效
滋阴养血、柔肝明目 。
适应症
肺结核、潮热、盗汗 。
【处暑有哪些有趣的习俗】结语:通过上文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处暑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人们开开心心过处暑,在欢乐的气氛中迎接秋季的到来,并且还有很多的美食,不仅营养还有着非常好的养生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