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什么时候 怎么过好夏至

今天分享一篇【夏至是什么时候 怎么过好夏至】希望大家喜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说了这么多,想知道夏至是什么时候吗?夏至应该怎么过好呢?夏至要注意点什么?现在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
夏至是什么时候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
夏至节气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 。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 。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 。《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 。”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
气候特点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 。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
气候特色
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
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 。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
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从1951年-2006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
节气食物
北京
“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 。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
绍兴
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 。而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 。
无锡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 。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
漠河
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人们称漠河县为“中国的不夜城”、“极光城” 。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即6月15日—25日,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 。因此,自1989年以来,漠河县把“夏至”定为旅游节,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镇及北极村进行 。每当夏至到来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 。
山东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
岭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 。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 。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 。“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 。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 。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 。
夏至养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 。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 。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 。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
在这里,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一种食材——生姜 。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 。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 。另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 。夏季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量进补对男子性功能的保护和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 。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 。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 。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
以上讲的是从饮食上注意养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 。《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 。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
【夏至是什么时候 怎么过好夏至】结语:看了上面小编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是夏至了吧,夏至我们该吃什么,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吃法,夏至该怎么养生,好多注意的东西 。那么大家就学着过好夏至的每一天吧,希望小标的介绍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