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治“阳虚型低血压”的方子!阳气升,血压才升,请你仔细体会

低血压|治“阳虚型低血压”的方子!阳气升,血压才升,请你仔细体会

文章图片

低血压|治“阳虚型低血压”的方子!阳气升,血压才升,请你仔细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 我想和你聊聊低血压 。
你知道吗?临床上有这么一部分人 , 他血压低 , 就是因为阳气不足 。 不把阳气补上来 , 他的血压就永远上不来 。
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 看完 , 你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 , 年26岁 。
什么毛病呢?就是低血压 。 高压 , 80到85 。 低压 , 60到65 。 你说说 , 就这么点血压 , 她的身体还怎么维持?
所以说 , 26岁的她 , 经常感觉到头晕、腰膝酸软、浑身乏力 , 手脚也不温热 。 哪怕是夏天 , 她的两只手也发凉 。
到后来 , 她的身体差到 , 只要活动稍微剧烈一点 , 就两眼发黑 , 干脆什么都干不了了 。
怎么办?患者决定看中医 , 喝汤药试试 。

刻诊 , 见患者脉沉无力 , 舌质偏淡 。
当时 , 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 但见——
熟地黄20克 , 山药15克 , 山萸肉9克 , 枸杞子9克 , 菟丝子9克 , 鹿角胶(烊化)9克 , 杜仲12克 , 肉桂3克 , 当归9克 , 桂枝9克 , 制附子(先煎)6克 , 党参9克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每日一剂 。
结果 , 患者连续服用2周以后 , 头晕和两眼发黑的现象大大缓解 。 原方不变 , 再投4周 , 患者头晕乏力之感几乎完全消失 。 这时候再测血压 , 基本都是高压90 , 低压60 。 患者脸上开始有了光泽 , 而且脉象有力 。
再后来 , 医家嘱咐患者改用党参9克 , 桂枝3克 , 黄芪15克 , 甘草3克来善后调理两周 。
一年之后随访 , 患者血压状况良好 , 身体没有不适 。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 我给你复述了一遍 。 这是在2007年 , 于《光明中医》上刊发的验案 。
其实 , 这个患者 , 我们一看就知道 , 善于典型的阳虚 。
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常头晕 , 而且脉沉无力、舌质淡 。 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阳虚表现 。 其中 , 腰膝酸软还提示我们 , 她的问题要归结到肾 , 即肾阳不足 。
我们都知道 , 阳气 , 以肾阳为本 。 肾阳不足 , 则一身之阳不足 , 心阳也就随之受累 。 心阳虚 , 心就无法“主血脉” 。 心迸射血液的力量就减弱 。 人的血压 , 自然也就随之减弱了 。
可见 , 这个女患者的问题 , 在于心肾阳虚 。 对吧?
好 , 我们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熟地黄20克 , 山药15克 , 山萸肉9克 , 枸杞子9克 , 菟丝子9克 , 鹿角胶(烊化)9克 , 杜仲12克 , 肉桂3克 , 当归9克 , 桂枝9克 , 制附子(先煎)6克 , 党参9克 。
这里头 , 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山药滋补肾阴肾精 。 杜仲、肉桂、鹿角胶、菟丝子、制附子 , 用于温补肾阳 。 党参益气 , 当归养血 , 桂枝温通经脉 , 令阳气四通八达 。 你看 , 这不是很清楚吗?它其实是右归丸的加减应用 。

右归丸 , 是源于《景岳全书》的方子 , 善于温补肾阳、添精补髓 。 这个方子的基本构成就是:熟地240克 , 山药120克 , 山茱萸90克 , 枸杞120克 , 鹿角胶120克 , 菟丝子120克 , 杜仲120克 , 当归90克 , 肉桂60到120克 , 制附子60到180克 。 所有这些 , 是做成丸剂的 , 每个药丸大概15克左右 , 早晚各服一丸 , 开水送服 。 当然 , 现在也有做汤剂的 。 不管怎么用 , 它的作用 , 都是温补肾阳、添精补髓 。 其最初主治 , 就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 整个人气衰神疲、畏寒肢冷、阳痿早泄、遗精无子 , 或者大便不实、完谷不化 , 或者遗尿、腰膝酸软痿弱、下肢浮肿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