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夏收生产实现“三增”

全市夏收生产实现“三增”】本文转自:铜川日报
全市夏收生产实现“三增”
文章图片
全市夏收生产实现“三增”
文章图片
本报讯(采访人员董唯韦)近日 , 采访人员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 , 今年全市夏收工作圆满结束 , 32.99万亩小麦喜获丰收 , 总产7.26万吨 , 较上年增长5.5%;亩均单产220公斤 , 较上年增加10公斤 , 增幅4.76% , 创夏粮单产历史新高 。 夏粮生产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 。
今年夏收 , 我市在田小麦32.99万亩 , 较上年增长0.76% , 其中:推广“铜麦6号”良种10万亩、小麦宽幅沟播技术2.16万亩 。 自6月1日开镰以来 , 全市上下趁天抢时 , 科学调度农机、人力、物资 , 加快麦收 。 成立了“三夏”工作领导小组 , 设立市、区县5个“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工作专班 , 14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 , 开通5部24小时农机服务热线 。 全市投入本地小麦联合收割机247台 , 对接周边市县451台 , 同时 , 在高速路口为农机车辆开通绿色通道 , 低风险区只查验行程码 , 优先检查、优先通行 , 全力保障跨区作业收割机快速通行 。 培训农机手490人次 , 与中石油、中石化等联系 , 落实“三夏”农机作业用油保障 , 在小麦集中镇办加油站设立农机加油绿色通道 , 落实农机用油最高4%的油价优惠政策 。 组织农业执法部门 , 开展“三夏”农资市场专项整治 , 坚决打击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以次充好、假冒伪劣行为 , 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 。
其中我市自主研发的旱地小麦国审品种“铜麦6号”以亩产766.42公斤刷新全国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 。 目前 , “铜麦6号”被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多省农民自主选择并种植 , 已成为全国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之一 , 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000多万亩 , 增产粮食超10亿公斤 。 铜川的种子‘芯片’正在装进越来越多的“中国饭碗” 。
日前 , 全市抓紧抢时播种 , 夏播工作有序开展 , 已完成夏播2.3万亩 , 其中玉米1.53万亩、大豆0.77万亩 。 据调度 ,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4.98万亩、大豆2.82万亩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1万亩 , 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