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虚症要分清,见病勿乱补,乱补反伤身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虚症要分清,见病勿乱补,乱补反伤身

文章图片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虚症要分清,见病勿乱补,乱补反伤身

经常生病 , 神疲体倦 , 心悸气短多汗?多半是体虚!调补需对症 。
中医将虚症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 气虚无力、血虚发燥、阳虚怕冷、阴虚发热 , 不同类型虚证所用补药各不相同 。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虚症要分清,见病勿乱补,乱补反伤身】
气虚——面色发白 , 全身无力 , 极易疲乏 , 呼吸气短 , 说话声音低 , 甚至懒言少语 , 平日出汗多(肺气虚伴咳嗽无力、易得感冒;心气虚伴易惊健忘;肾气虚伴遗夜尿多;脾气虚伴腹胀便溏、消化功能差) 。
血虚——面色萎黄 , 唇甲苍白 , 头晕眼花 , 心悸失眠 , 月经量少 , 常伴随气虚证同时出现 , 如懒言少语 , 疲乏无力 , 汗多(心血虚伴随心慌心烦;肝血虚伴随视物模糊、肢体麻木) 。

阳虚——面色苍白 , 畏寒怕冷 , 四肢冰凉 , 功能减退 , 腰膝酸软 , 月经不调 , 白带清稀 , 是夜尿较多 , 浑身无力 , 易疲乏(脾阳虚伴胃痛胃胀、下肢水肿;肾阳虚伴腰膝酸冷、小便清长或遗尿;心阳虚伴心慌胸闷、胸憋气短) 。
阴虚——面色发红 , 口渴少津 , 口干、鼻干、咽干 , 潮热盗汗 , 手足心发热 , 体形消瘦(肺阴虚伴干咳粘痰、声音嘶哑;脾阴虚伴不思饮食、恶心便干;肾阴虚伴腰困腿软、足跟痛、盗汗、遗精、脱发、齿摇;肝阴虚伴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 。

见病不可乱补 , 需要结合症状详细辨证后 , 对症调补 , 一日补十日不复 , 乱补反而伤身体 。 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玉龙 , 如果你感觉自己身体虚了 , 需要调补 , 可以详细把你的症状发在评论区 , 我会抽时间为你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