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夺命保温杯,热水进“毒水”出?保温杯该如何分辨?

央视曝光:夺命保温杯,热水进“毒水”出?保温杯该如何分辨?

文章图片

央视曝光:夺命保温杯,热水进“毒水”出?保温杯该如何分辨?

文章图片


“老头子 , 你还敢用保温杯泡茶喝?”张阿姨一手夺走老伴李大爷手中的保温杯 , 并给他递了一只玻璃杯 。
“你这又是搞哪出 , 我这保温杯泡茶泡了这么多年都好好地 , 你不要总是听信网络上的谣言 。 ”李大爷不满地说道 。
“人家央视都曝光过了 , 保温杯有毒 , 里面的重金属超标 , 不会中毒还会致癌 , 这难道还有假的吗?”张阿姨大声地说道
“你这说道到底靠不靠谱”听完老伴这么一说 , 李大爷倒是有点害怕了 。
日常生活中 , 不少人都喜欢用保温杯来泡茶或者泡枸杞养生 , 那保温杯到底安不安全 , 还能不能使用?

一、保温杯“热水进 , 毒水出”?实验告诉你答案央视确实曾曝光一批“夺命保温杯” , 北京消费者协会的研究人员对市场上的50种品牌的保温杯进行测试 , 经检测发现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保温杯竟然有19种 , 不少人都因此担心使用保温杯会危害健康 , 保温杯真的是如传闻中一样 , 会“热水进” , “毒水”出吗?
网上关于保温杯泡茶会中毒的说法流传甚广 , 传言称泡茶后会产生茶垢 , 这些茶垢附着在保温杯内壁 , 会导致内壁腐蚀 , 令不锈钢内的重金属溶出 , 人在饮用后会导致中毒 。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任伊宾教授表示 , 根据国标GB9684-2011的食品安全标准中对食具用不锈钢材料有明确要求 , 严格限制铅、镉、砷等金属元素的溶出量 , 无需过度担心 。
有学者曾对此专门进行过实验 , 测试条件是生活中几乎无法遇到的 。 在4%浓度的醋酸内煮沸30分钟 , 再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 , 测量不锈钢器皿内的重金属含量 , 结果发现合金元素的溶出量均<0.5mg/dm2 。

另外 , 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也曾经做过一项实验 。
研究人员分别选取了9款茶杯和3款滤茶器作为样本 , 所有样本均为不同材质 , 其中有7个茶杯为保温杯 。 分别在不同的容器内加入3g茶叶 , 加入等量的开水冲泡60分钟 , 之后滤出茶水倒入试管内 , 检测茶水内的铅、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 。
结果发现 , 12款茶水内的重金属析出都非常微量 。 日常正常使用保温杯不会有重金属析出 , 即便是有析出 , 也是非常微量的 , 不会影响健康 。
二、保温杯、塑料杯、玻璃杯、搪瓷杯 , 到底哪种杯子安全?很多人都关注自己一天喝了多少水 , 却忽略了装水的杯子 。 水杯选不对 , 喝水可能也有风险 。 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材质的杯子 , 不锈钢的、玻璃的、塑料的、搪瓷的等等 , 材质不一 , 优缺点也有差异 , 究竟哪种材质的杯子喝水更好?

  • 不锈钢保温杯
不锈钢材质具有耐热、耐腐蚀、不易碎等特点 , 在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装碳酸饮料、咖啡、果汁等饮品 。 同时 , 注意不能长时间装茶水、菜汤、酱油等 , 这些酸性材质的饮品容易让不锈钢内的重金属析出 。

  • 玻璃杯
玻璃杯是所有材质中最为安全的 , 其多是由无机硅酸盐类高温烧制而成 , 化学性质稳定且容易清洗 , 唯一的缺点就是易碎 。 在第一次使用时要注意不能直接倒入热水 , 否则容易引起爆裂 , 建议先倒入一点热水预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