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亮点汇丨潍坊峡山:创新土地托管新模式 助力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2022年 , 大众日报·山东党建云平台全新启动“红星耀齐鲁”大型融媒报道活动 , 推出齐鲁党员星力量、基层党建亮点汇、第一书记风采录、高校党建品牌展四个单元板块 。 其中 , “基层党建亮点汇”主要面向基层党组织(重点为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 , 征集展示党建领航的优秀做法、亮点经验(征稿邮箱dzrb1939@qq.com) 。 以下为本期推荐案例 。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钱从哪里来”制约着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 。 今年以来 , 潍坊市峡山区以大田托管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 农民不用出钱出力 , 收入与村集体分成 , 收成分发到户 , 让“闲田”变“忙田” 。 目前 , 峡山全区已达成土地流转意向23335亩 , 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60余万元 。
难题:种地的人少、收入低、村集体收入低
郑公街道依峡山水库而设 , 42个行政村里有36个移民村 , 整体搬迁村16个 , 移民数量占全街道总人口的45% , 在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村 , 每人还分不到一亩 , 最多的也不过两亩 , 加之种粮收入偏低 , 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 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 。 全街道4.07万人口 , 留在家里的只有2万人左右 。
在人均耕地少、年轻人少、种地收入低的现实情况下 , 土地流转成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社会化参与和市场化运作的必由之路 。 但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 农户拿到手的土地转包费并不高 , 村集体的收益也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 这就导致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难以开展 , 给农村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挑战 。
中岭村党支部书记崔联君说 , “我们村1297户人 , 村里大部分是老年人 , 随着年龄增长已经种不了地了 , 自己侍弄几亩地也挣不着钱 , 而年轻人又不想回来种 , 所以村里这些地原先基本都是200元钱一亩包出去 , 收入很低 。 ”如何带领农户和村集体增收 , 成为村两委的难题 。
破局:党建引领 , 集中流转土地 , 引入企业规模化种植
撬动一地发展 , 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支点 。 峡山区探索“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模式”——各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 , 集中流转全村土地 , 引入企业通过规模化种植实现控本增效 , 粮田还没有收获时就先行付给村民下一年度的流转费 , 收获后再根据收成分别给村民和村集体分红 。
“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模式”是因地制宜的有效探索 , 峡山区前期多次邀请农业农村部调研组来峡山指导调研 , 精准解读大田托管政策依据 , 确保政策明、方向清;多次到周边县市区观摩学习大田托管经验做法 , 找准比较优势 , 明确发展定位;成立工作专班 , 深入田间地头、农宅民院 , 走访座谈党员、群众1000余人次 , 理清土地经营现状 , 为制定大田托管实施方案提供详实资料 。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 , 区、街、村三级成立大田托管工作领导小组 , 各级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靠前抓 , 全区整体推进 。
峡山区党工委、管委会把大田托管工作列入全区2022年度重大项目重点工程 , 实行台账化管理 , 制定三年攻坚考核办法 , 对各街道进行量化考核 。 峡山区还把大田托管工作进展纳入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重点内容 , 每季度开展一次观摩点评 , 并与村干部工资待遇、评先树优等挂钩 , 对大田托管成效明显的村给予奖励 , 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 。 同时 , 区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 对村集体经济增收明显的街道实行奖励 。
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动员优势 , 由村“两委”负责土地流转 , 广泛吸纳村民参与 。 各村每月主题党日召开联席会议 , 由村党组织书记召集 , 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参加 , 社区党组织派人列席 , 集体研究涉及大田托管的重要事项和难点问题 。 在党委推动、支部带动下 , 激发党员先动 。 村“两委”干部签订责任书 , 带领党员创办合作社 , 党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 在面上形成了示范效应 , 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 以中岭村为例 , 目前村民参与大田托管的超过70% , 数量还在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