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六味地黄丸真的是补肾神药吗?

脑中风|六味地黄丸真的是补肾神药吗?

文章图片

脑中风|六味地黄丸真的是补肾神药吗?

一提起肾虚 , 很多朋友都会想起六味地黄丸这味药 。 作为家喻户晓的药物 , 六味地黄丸可谓是家用常备的中成药 。 但是很多人以为只要腰痛、肾虚都可以服用 , 六味地黄丸就是用来补肾的 。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 , 我们就来看看六味地黄丸的故事吧 。

六味地黄丸:千年古方
六味地黄丸最初叫做地黄圆(丸) 。 在千年前的北宋 , 有一位从事儿科很多年的大夫 , 他叫做钱乙 , 他是北宋年间的儿科圣手 , 他的学生将其理论和经验加以整理 , 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决》 。 钱乙在行医时 , “不名一师” , 善于化裁古方 , 创制新方 。
有一日钱乙和弟子在给患者治病时 , 一位大夫带了钱乙之前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 , “钱太医 , 您这方子较前贤张仲景《金匾要略》八味丸少了两味药 , 这是为何?”钱乙解释到:“张仲景的方子是给大人用的 , 但是小孩子阳气足 , 八味丸中的肉桂、附子服用后会过于暴热 , 所以我认为去掉之后更适小儿 。 ”这位大夫听到后恍然大悟 , “原来如此!钱太医用药灵活 , 我辈楷模” , 其弟子将钱乙的方子记录下来 , 这就是“地黄丸”的由来 。
后来人们将其用于滋补肾阴 , 又因其脱胎于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崔氏八味丸 , 为将其区分 , 后人将地黄丸前面冠以“六味” , 于是“六味地黄丸”就这样作为补阴代表方 , 流传于世 。

真的是补肾神药?
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血的熟地黄作为主药 , 又以敛阴滋水的山萸肉加强熟地的补性 , 更以益气补脾的山药为主 , 配合而成“三补” 。
如果肝肾不足 , 就会时常虚火上炎 , 所以方中以泽泻泻肾火 , 丹皮泻肝火 , 茯苓渗脾湿 , 配合而成“三泻” 。 三补三泻 , 补中带泻 , 寓补于泻 , 以泻助补 , 相辅相成 。
但是六味地黄丸主要是滋补肾阴 , 对于腰酸痛、腿酸软、手脚心热、心烦、头晕耳鸣、低热、夜间出汗 , 咽干口燥、口渴的肾阴虚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 而对于肾阳虚的患者 , 服用不仅无效 , 而且会导致阳气升发受阻 , 还可能导致滋腻碍胃 , 食欲下降 , 食后腹胀 。 而且健康的人也不建议将其当作常规保健品来服用 , 以免打破身体平衡 。

结语
六味地黄丸确实是一个流传千年的补肾良方 ,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 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施治下服用 。
作者:
株洲市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刘隆臻
参考文献:
【脑中风|六味地黄丸真的是补肾神药吗?】1.张慧康于淼周计春.六味地黄丸“三泻”药辨疑[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志202228(02):280-282.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