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经常出现的9个情节但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并不正确

1、失忆代表完全消除了记忆
电影里经常出现的9个情节但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并不正确
文章图片
失忆症是电影世界里经常出现的情节 , 不仅仅是好莱坞 , 曾经流行亚洲的韩国电影和电视剧也非常沉迷让主角陷入彻底失忆的故事情节当中 。 通常情况下 , 电影里的角色会发生意外 , 并完全忘记事件发生前他生命中发生的事情 。 然而 , 电影情节的起因首先就与现实存在了重大区别:在现实中 , 大量的记忆丧失通常发生在神经外科手术、脑部感染或中风之后 , 而不是由于头部受到打击 。
2、可以与使用医疗器械通气的患者交谈
电影里经常出现的9个情节但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并不正确
文章图片
只有在电影中你才能与使用医疗机械通气的人交谈 。 在这种情况下 , 真正的病人根本就不能说话 。 气管造口管有开口 , 空气能通过患者喉部进入 , 好让他们说话 , 但很少人能够使用它们 , 大多数情况下会通过手势或书写进行交流 。
电影里经常出现的9个情节但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并不正确
文章图片
这种情节在世界范围内的电影里 , 都是相当之常见的 。 通常 , 主角会非常突然地将导管从静脉中拉出来并直接离开 。 更扯的是 , 一个人就这样静止不动了好几天 , 甚至几周 , 但是依然可以非常容易地站起来 , 这其实非常不科学 。
如果你试图在现实中重复 , 那么在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后向垂直状态的转变 , 将会导致急剧下降血压下降、头晕 , 并且最有可能导致昏厥 。
4、通过一个人的行为 , 就总能确定他是心脏病发作
电影里经常出现的9个情节但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并不正确
文章图片
如果一个人在镜头中戏剧性地抓住他的胸部 , 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人一定是心脏病发作了 。 而这就是世界各地导演们带给我们的刻板印象 。 心脏病确实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 但它首先感觉到的是胸部压力 , 但许多人忽视了它 。 无法忍受的疼痛是在心脏病发作后90分钟才开始的 , 因此 , 必须知道这种疾病的其他症状:胸部、手臂、颈部、下巴或背部的挤压或疼痛感 , 以及恶心、胃部不适、呼吸困难、出冷汗、头晕 。
5、脑部撞击情况下 , 只有晕倒才严重
电影里经常出现的9个情节但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并不正确
文章图片
在电影世界里 , 由于脑部遭受的撞击 , 这个人一定会失去意识 。 由于这种非常常见的电影情节 , 导致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脑震荡的真实症状 , 而且也没有去寻求帮助 , 因为他们相信如果没有感到头晕 , 那么他们就没事了 。 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晕倒” , 可能意味着大脑的一部分受损 , 而不仅仅是脑震荡 。
在遭受撞击以后 , 可能表明了脑部受到损伤的迹象有:头痛或收缩感、头晕、耳鸣、恶心、呕吐、言语不清 。 并且在受伤后几天甚至几周可能出现一些症状:记忆力受损、易怒、对光和噪音的敏感性、睡眠障碍、味觉变化和嗅觉感觉 。
6、电击很容易使患者恢复生机
电影里经常出现的9个情节但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并不正确
文章图片
在电影中 , 除颤器总是被刻画成一种让一个人的生命如何重新回到肉体上来的方式:通常情况下 , 当患者失去意识 , 显示器上出现一条平绿线 , 医生喊“放电!” , 然后几次电击 , 患者的身体弯成弧形 , 然后他咳嗽 , 张开了眼睛 , 使得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
然而 , 让病人恢复活力在电影中很常见 , 但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 。 如果屏幕上出现一条直线 , 那么它就不能再回归到人的生命中了 。 也正是因为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 , 在现实生活中引发了许多冲突 , 真正的医生被许多电影爱好者指责为不专业 。 因此 , 在电影中 , 除颤器复苏在88%的病例中有效 , 而在生活中只有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