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做强有机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南充新闻网
西充:做强有机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西充:做强有机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香桃丰收(资料图)西充采访人员站衡欢摄
西充:做强有机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采摘花椒(资料图)西充采访人员站衡欢摄
西充:做强有机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古楼香桃产业带(资料图)西充采访人员站李同周摄
有机 , 是西充的靓丽名片、金字招牌 。 全力打造有机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 是西充县第十四次党代会“158”战略部署的五大战略路径之一 。 西充县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 , 大力推进“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建设 , 充分发挥农业基础、生态禀赋、地形地貌等资源优势 ,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6+3”产业体系建设 , 不断发展壮大有机产业规模 , 做深有机产业文章 , 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
形成现代农业“6+3”产业体系
目前 , 全县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8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40万亩 。 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 梯次推进中、省、市“五星级”示范创建 。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位于常林镇锦屏山村的“鱼米之乡”项目基地 , 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 。
“鱼米之乡”建设项目在占山乡、常林镇、莲池镇等6个乡镇33个村(社区) , 新建规范化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4万亩 , 着力打造“一地双业、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主要特征的粮食安全产业带“核心组团” 。
“我县编制了《西充县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建设规划》 , 全力构建‘一带、四组团、百基地’粮食安全产业带 。 ”西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 “一带”即35万亩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四组团”即义青观优质有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中国有机鱼米之乡、多扶红薯现代农业园区、多扶至仙林都市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百基地”即规划建成有机水稻、有机小麦、有机红薯等有机粮油基地100个 。
近年来 , 西充坚持全域化布局 , 形成以充国香桃、西充红薯、晚熟柑橘、双椒(二荆条辣椒、青花椒)、粮油、畜禽为“6大特色主导产业” , 农产品加工、现代农机服务、电商冷链物流为“3大先导型支撑产业”的现代农业“6+3”产业体系 , 加快推进50万亩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 。 目前 , 全县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8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40万亩 , 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 梯次推进中、省、市“五星级”示范创建 。
擦亮有机农业“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 , 全县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6.2万亩 , 其中15.58万亩、105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 , 有机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 , 规模稳居西南第一 。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东太乡鱼池寺村的天马山晚熟柑橘种植基地 , 漫山遍野的柑橘树郁郁葱葱 。 基地负责人程贤君介绍 , 基地种植有“爱媛38”等品种的晚熟柑橘3000亩 , 其中1000亩已取得有机认证 。
近年来 , 西充县紧扣现代农业“6+3”产业体系建设 ,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 坚持不懈做大有机产业 , 擦亮有机农业“金字招牌” 。 截至目前 , 全县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6.2万亩 , 其中15.58万亩、105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 , 有机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 , 规模稳居西南第一 。
同时 , 有机质量监管及销售体系日渐完备 。 县乡村企“四级”质量监管体系全面建成 , 可视系统、质量追溯体系覆盖率达100% 。 培育有机产品商标76个 ,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 , “好充食”成为全省十大优秀区域公用品牌 。 建成有机农产品旗舰店12家、配送点260个、超市专柜600余个 , 全县建设各类物流节点设施近百处 , 物流、快递经营网点达300余处 , 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全面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