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冠脉支架如何选? 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新况( 二 )


此外 , 这几年由于材料科学的突飞猛进 , 一种全吸收式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生物血管模架因应而生 , 由于理想的医疗是希望狭窄的血管 , 经过妥善的处理及介入治疗一段时间后 , 不要有任何外来物质永久残留在体内 , 而这种可吸收的生物模架正好可以达到这项要求 。 2014 年7 月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正式在台湾上市 , 它是以多乳酸聚合物作为模架 , 对于血管产生病变而狭窄的治疗 , 在传统的裸金属支架或涂药支架之外 , 我们有了另一个新的选择: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 , 它可以发挥畅通血管的功能 , 其支撑力一般至少维持6~9 个月 , 一旦原本狭窄的血管强度固定后 , 全吸收式生物多乳酸聚合物模架会逐渐被人体自然分解、吸收 , 理论上大约三年后完全消失 , 由身体代谢成二氧化碳跟水 。
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的表面一样使用与涂层支架相同的抗再狭窄药物Everolimus 涂层 。 Everolimus 会由生物模架涂层中释出 , 减少血管再狭窄 , 在初期的表现跟现代涂层支架相当 , 但是因为它整个模架在 2-3 年内可以被完全吸收 , 可以减少更晚期再狭窄的发生 。 更重要的是 , 还能让血管回到原来的状态及弹性 , 使得血管恢复正常的收缩与动态 , 帮助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 , 对血管的健康恢复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 这也是永久性金属支架无法达到的 。所以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的出现受到广泛重视 , 不同于传统的永久性心脏支架 , 数年后如果冠状动脉再度发生阻塞狭窄 , 需要再次治疗时 , 由于它已经完全被吸收而消失 , 血管不再受植入物的干扰 , 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变得比较多 , 这是一种全新的医疗经验 。 以前病人接受心导管支架手术后 , 若血管再堵塞 , 需要进行搭桥手术时 , 可能因为植入过的永久性支架而会影响到搭桥手术血管吻合处的选择 。

█涂药支架实际尺寸示意图 。
不过欧美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 , 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相较于第二代涂药支架有较多的支架血栓事件 , 这也因此导致目前在台湾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已暂停使用 , 而新一代的改良后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仍在研发中 。 除了有机聚合物生物血管模架之外 , 在台湾还有另一种可全吸收性的血管模架 , 它是以金属镁离子为基底的模架(Magmaris BRS):以镁合金制造 , 具有金属支架的承托力 , 在植入后可保血管呈圆形 , 维持血流畅通 。 每个镁合金全吸收模架含八点五毫克镁 , 并有生物溶解涂层 , 确保药物有效释放 。 在植入后 , 经接触水份逐渐在一年后溶解 , 最后被人体吸收 , 动脉能够恢复原来的形态和功能 , 同时相对于高分子聚合物生物模架来说 , 镁金属模架更细 , 并有良好的延展性 , 不易因为气球扩张而导致支架断裂 。 而且 , 镁合金模架具有良好的组织兼容性 , 植入后血管内皮可较快覆盖 , 分解过程中产生负电位 , 可以抑制血栓形成 , 分解产物为无机盐 , 可为身体所吸收 , 支架完全分解吸收后 , 可以恢复原有的血管功能 。 不过此种模架在使用上有诸多的限制 , 尤其不能适用在太复杂的血管状况 , 所以临床实际使用目前并不普遍 。提醒您 , 并非血管介入手术后就可以一劳永逸 , 好的支架也敌不过人体血管因岁月而老化、增生 , 所以即使接受手术后 , 心脏血管亦有可能再栓塞 , 早期使用涂药支架需要服用一年的抗血小板药物 , 容易有出血的风险 。 但随着涂药支架不断改良、推陈出新 , 目前所使用的新一代涂药支架 , 除非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 , 仍建议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一年 , 其他慢性冠心病的病人在导管介入手术后 , 通常只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六个月或甚至更少的时间 , 并且单独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即可 。 不过 , 实际用药的种类及时间长短必须由医师根据病人血管支架的情况及身体的状况来决定 , 只要愿意配合医师的指示调整用药 , 发生出血的风险是显著降低的 。 最后仍要强调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 , 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维持运动习惯和戒烟) , 才是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不二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