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身边|张蕾:行医、传医路上的挑战与坚守

本文转自:中国山东网
编者按:在医院 , 有这样一群人 , 他们既是救死扶伤的医生 , 也是传道授业的老师 。 面对疫情 , 医疗工作者队伍中涌现一批又一批“战疫先锋” , 这些优秀人才的涌现离不开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 。 “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 ,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 , 采访人员走进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采访到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蕾 , 讲述她的医学故事 , 展现医者风采 。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9日讯(采访人员景立婷)“我既是医师、又是老师 , 既是行医者、也是传医者” , 张蕾说 , “双师”的身份让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除了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 , 更需要摸索不一样的方法去对待两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 “对待病人要有耐心和爱心 , 教导学生则需要言传身教 , 激发学习自主性” 。
以德施教 , 为学生成长引领方向
“师者 , 人之模范也 。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 。 师者为师亦为范 , 学高为师 , 德高为范 。 张蕾深以为肩负重任 , 以身立教 , 做学生身边的好榜样 。 对病人的关怀和对医术的高要求都被张蕾带到了自己的课堂上 。 对于所带学生 , 她反复要求 , “医生不但要有救死扶伤的情怀 , 更要有悬壶济世的能力 。 ”在“临床导论”课上 , 张蕾结合临床实际案例 , 将课堂内容和思想政治建设有机融合 , 启发学生去思考“医生的责任和义务”等等 。 多年临床积累的丰富案例形成了张蕾鲜活的思政资源库 , “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也让听课的学生们更有参与感 , 学生们的主动性也得到激发 , 对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等内容的探讨更进一步拓宽了他们对医学世界的认知 。
名医在身边|张蕾:行医、传医路上的挑战与坚守
文章图片
行医生涯中 , 医生难免会有需要面临痛苦抉择的时刻 , 作为老师 , 张蕾想传递的是 , 医生的选择或许不是一味地延长病人生命 , 而是经过判断 , 做出对病人最好的选择 。 “教学不是喊口号 , 应该要言之有物 。 初入医学之门 , 我希望学生们明白医生不是神 , 要牢记初心和使命 , 敬畏医学和患者 。 ”自主学习、夯实根基 , 是张蕾在教学中十分看重的部分 。 “我能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鼓励他们有目标地去学习 , 探索今后的发展方向 。 ”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 青年兴则国家兴 , 青年强则国家强 , 能够成为一名教师 , 见证学生们的成长让张蕾感到十分幸运 。 “接下来 , 我依然选择奋斗在教育一线 , 以德施教 , 立德树人 , 培养学生科研精神 , 继续做好科研创新工作 , 做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 ”张蕾说 。
张蕾坚持教书育人 , 她深知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和一名医学教师 , 应对的不仅仅是繁重的临床工作 , 更要培养好一批生命健康的“守门人” , 除了积极承担学校相关专业传染病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外 , 她还注重教育教学理念更新 , 探索课程思政育人 , 圆满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 , 近四年教学评价成绩等级均为优秀 。
救死扶伤 , 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提起感染科 , 很多人把它视作风险科 。 感染科医生不仅要有十分的共情 , 时时刻刻“痛着患者的痛” , 更要有百倍的严谨 , 能杜绝每一个细微的传染盲点 。
2009年甲流疫情大流行时 , 张蕾初出茅庐 , 面对疫情的肆虐 , 在前辈们的指导下 , 她卸下心理负担 , 从容应对挑战 , 担起岗位责任;2015年秋天 , 张蕾在滨医烟台附院感染科就职 , 主要从事肝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工作 。 医院的文化理念与氛围温暖严谨 , 清晨查房时温暖的问候、细致的问诊、仔细的查体、严谨的处置 , 都是她作为医生对患者的承诺 。 当肝硬化腹水患者带着笑容轻松走出病房 , 当发热数月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 当黄疸的肝衰竭患者治愈出院时的那一个个瞬间 , 是她作为医生最大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