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选|这届消费者里潜藏着多少“成分控”?


京选|这届消费者里潜藏着多少“成分控”?
文章图片

天天盯着面包上的热量表 , 没想到原来越吃越胖 , 这让很多想要减肥的小仙女们倍感气愤 。
前几日 , 某低脂全麦欧包翻车了 , 上海市消保委的检测表明 , 该产品实际碳水化合物比标称的高出16%、能量值比标称高出31% 。
一位多次购买这款产品的消费者大吐苦水 , “我们健身减肥人士 , 每天摄入的能量都是掐着数字算的 , 结果一个轻食面包摄入就超出这么多 , 想想都快窒息了” 。
这次翻车 , 让外界对打着健康和低脂旗号的网红轻食品牌信誉度大降 , 只是商家作假 , 尴尬和买单却是日常为产品成分买单的消费者 。
但这也侧面反映出当代消费的习惯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只追求价格低廉 , 而是开始追求更高的品质 。
【京选|这届消费者里潜藏着多少“成分控”?】值得一提的是 , 得益于社交媒体的透明化 , 年轻人在购买产品时所获的信息越来越多 , 他们变得聪明而谨慎 , 但在刻意追求成分和数据的时候 , 其实购物的时间成本和选择成本却也在增加 。
成分表 , 拯救这届年轻人的命
豆瓣上 , 在“我爱化妆品”的小组搜索关键词“成分” , 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将近7000条帖子 , 这些帖子的内容大多都是分析某款护肤品的成分 。 而在小红书上 , 食物热量表最为常见 , 带有“代餐”、“低糖”、“降糖”等字眼的笔记更是比比皆是 。
这届年轻人有多喜爱研究成分及成分数据?简单来说 , 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他们日常熬夜 , 可偏偏热衷探讨哪款熬夜水更健康 , 他们偏爱奶茶 , 可还要追求低糖、少糖 。 左手啤酒脏腰小烧烤 , 右手枸杞轻食养生茶 , 哪个品牌的哪款零食或饮料含有多少的热量 , 他们都如数家珍 。 一个最常见的场景 , 逛超市的时候 , 你总会发现女生拿起一个产品 , 盯着分成表良久 , 然后特别专业地告诉朋友该买哪一个 。
比如 , 年轻人购买护肤品要看美妆博主们对产品的成分分析 , 挑睡衣时 , 会看含棉量 , 装修房子、购买家具 , 会看材料成分 。 解锁了熬夜水后 , 一边养肝护肝、一边健康熬夜 。 而有了宝宝之后 , 又开始替孩子关心奶粉的成分 。
成分控的诞生 , 本质上是在消解消费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 这也对厂家、商家以及平台的品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新的困扰 , 谁来解决?
消费者追求成分 , 把数据卡得越发精准 , 这透露出一个信息 , 他们重视品质远高于价格 , 实际上这和近几年不断被提及的消费升级趋势相一致 。 只是 , 层出不穷的新品牌、新产品也看得很多成分党心塞 , 外加心累 。
谁也不知道那些打着“低脂低卡低热量”的网红品牌 , 是不是还潜藏着下一个翻车的可能 。
“成分控”们 , 一方面担心商家会不会在成分表上作假 , 另一方面 , 他们也发现自己购物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 , 尤其是当很多产品都开始营销成分 , 新的选择困难出现了 。 他们经常纠结 , 这款熬夜水加了苦荞是不是比加枸杞的健康?这款助眠软糖的配料表中有Y-氨基丁酸 , 但添加了褪黑素 , 而那款普通软糖号称无副作用 , 该选哪个?
对于这些新生的网红产品 , 消费者更加需要平台在品控上的辅助 , 以帮助他们降低选择的时间成本 , 而且筛选出优质商家 。
以京东为例 , 京东日前正式发布“品质生态体系” , 其在2021京东零售品质盛典发布会上透露 , 京东已制定和发布200余条细分类目的“京东标准” , 针对符合“推优质量标准”的商品 , 京东将打上“品质认证”标签 。 对成分党来讲 , 这无疑算“救星” , 就是当你过于纠结成分 , 陷于选择困难时 , 可以优先购买那些打上“品质认证”标签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