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三 )


那么 , 这墓中出现的大量金银又是打哪儿来的呢?
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文章图片
(王士琦墓出土文物)
三、天启皇帝赐御葬 , 王士琦墓重修
1956年 , 《文物参考资料》刊登了一则名为《临海县许多明墓被挖掘》的消息 。
在这则消息之中 ,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字眼——王士琦墓前有华表、翁仲、御碑亭和石坊 。
其中 , 石坊上刻有“天恩赐地”四字 。 四者皆是天启五年御葬的 。
出土文物计有金银饰物多样 , 如金冠、金簪、各种金银钱币、金银用品及玉器玛瑙等 。
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文章图片
(王士琦墓出土文物)
从这则消息之中 , 可以读取出三则消息:
(一)、王士琦墓前有御碑亭;
(二)、是在天启五年 , 也就是1625年赐御葬的;
(三)、墓葬的出土文物非常多 。
有了这三则消息 , 就可以推出以下这则故事——
原来 , 王士琦去世后 , 没几年 , 天启皇帝继位 。
这位皇帝在听闻朝中官员王士琦死后竟然是就着草席草草下葬的 , 心中深感不妥 , 随后就赐了御葬 。
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文章图片
(天启皇帝画像)
虽然早在万历四十七年时 , 朝廷对王士琦曾有“减半造葬”之命 , 但因为王士琦终是有过很大功劳的 。
因此 , 在为他重修陵墓之时 , 朝廷还是给其提高了墓葬规格 。
既然提高了墓葬规格 , 那么丰厚的陪葬品自是不必说的了 。
以上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王士琦虽然是一名清官 , 但墓中却能出现百余件价值不菲的陪葬品了 。
这也多亏了天启皇帝赐下的御葬 , 让后人能够在阴差阳错之下刨到王士琦的墓 , 让尘封在历史中明朝官员王士琦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后人的眼前 。
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文章图片
(王士琦墓)
四、挖出的文物价值连城 , 现已妥善保存
清楚了墓主人的身份、陪葬品的来历等问题之后 , 接下来就是对墓中发现文物的整理了 。
其实 , 墓中除了发现了百余件价值不菲的金银器具之外 , 还发现了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华表各一对 , 件件技术精湛 。
王士琦墓出土的金银器具百余件 , 为人所熟知的金带銙一副二十枚 , 金镶玉带具一件是王士琦物 。
其他的则是以女子首饰为多 , 有凤凰步摇、金戒指、金耳环等等 , 其价值皆是难以估量的 。
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文章图片
(王士琦墓出土文物)
王士琦墓中大量金银器具的出土 , 可谓是填补了考古的一大空白 。
在王士琦墓发掘之前 , 明代金银器出自墓葬的比较完整的材料并不多 , 以详细的发掘报告和清晰的彩色图片公布者则更少 。
所以 , 限制了金银器具的比较和研究 。
因此 , 王士琦墓的发掘 , 除了能让中国多了百余件珍贵文物之外 , 对金银器具的研究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
107件文物出土之后 , 专家们在仔细鉴定之后 , 认为这107件文物件件价值连城 , 堪属国宝级文物 。 其价值更是达到了10亿元 。
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文章图片
(王士琦墓出土文物)
如今 , 这百余件国宝已经被妥善保存了起来 。 王士琦的故事也会一直流传下去 。
其实 , 纵观古代历史 , 尘封在历史里的人物绝对不在少数 , 他们或许还存在于史书野史之中 , 或许已经彻底被历史所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