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四 )


被人遗忘确实是一件遗憾之事 , 但就几千年的历史来看 , 出现之人物瀚如烟海 , 遗忘也就成为了理所应当 。
而最终能够被后世牢牢记住的历史人物 , 除了是一代天子朝臣、文人圣士之外 , 剩下的便是那些臭名昭著 , 恶贯满盈之人了 。
所谓万古流芳 , 遗臭万年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文章图片
(王士琦出土文物)
但对于王士琦来说 , 他是比那些已经湮没在历史之中的无名小卒好的太多了 。
因为 , 人们除了能够从史书和王士琦墓中知晓历史上有王士琦这一号人的存在以外 , 还能从“十伞巷”中了解到王士琦的为官清廉——
“十伞巷” , 位于浙江省临海市 , 乃为王宗沐旧居 。
这个王宗沐则正是王士琦的父亲 。 百姓们感念王氏一家为官清廉 , 特送其“万民伞”十把 , 此便为“十伞巷”名字的由来 。
1956年浙江一农民为盖猪圈上山开采石料,一镐下去刨出107件国宝
文章图片
(十伞巷)
结尾:
放眼古今 , 能够在获得成就之后 , 经受得起利欲、权力、金钱等引诱的 , 依然坚持着自我本心 , 保持初心者寥寥无几 。
而对于王士琦来说 , 他就是这“寥寥”之中的一员 。
按照当时王士琦的功绩和官位来看 , 他完全可以居高自傲 , 享受权力和金钱 , 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
在政事上做出一番功绩之后 , 他依旧低调做人 , 清廉自理 , 死后没有留下半点财物 。
用这一点上 , 就可以看出王士琦的人品有多么的优秀了 。
如今 , 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 , 互联网的兴起 , 让很多人在做出一些成绩 , 挣得一些钱财之后 , 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到底想要做的是什么 。
“为了钱什么都能做得出” , 这句话虽然有夸大成分的所在 , 但用在这一些人的身上却是再为恰当不过的了 。
都说古人的智慧是非常强大的 , 但就当下社会来说 , 智慧固然重要 , 但好的品德也是做人的基本之一 。
希望王士琦清官的故事能够广为流传 , 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王士琦的生平事迹有所感兴趣 。
如此 , 让人们在听故事、了解历史的同时 , 传播清正做人 , 不忘初心的正能量 , 让这个社会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
参考资料:
[1]扬之水.王士琦墓出土金银器的样式与工艺[J].东方博物,2007,(3):6-17.
[2]王方平,裘樟松.王士琦世系生平及其墓葬器物[J].东方博物,2003,(2):101-111.
[3]李小林.王士琦抗倭援朝职衔考[J].明史研究,2002,(1):230-234.
[4]南炳文.王士琦的仕途终点和人品[J].明史研究,2003,(1):235-239.
编辑:麻球
责编:林画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