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民间中医王天运,行医50余载,善用耳针防治近视,因无证被迫停诊

血管瘤|民间中医王天运,行医50余载,善用耳针防治近视,因无证被迫停诊

文章图片

血管瘤|民间中医王天运,行医50余载,善用耳针防治近视,因无证被迫停诊

文章图片

血管瘤|民间中医王天运,行医50余载,善用耳针防治近视,因无证被迫停诊
文章图片


王天运是位民间中医 , 他行医已经有50余载 , 尤擅用耳针防治近视 , 他因独门绝技-耳穴针疗法被赞誉为“耳穴王” 。
他义诊有10多年 , 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星期天大夫” 。 他还以专家的身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坐诊 , 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行医证 , 无奈于2020年2月份停诊 。
王天运的心愿就是能有个合法的身份继续行医 。

王天运 , 于1942年出生 , 他的家庭是河南商丘的中医世家 , 他在他外祖父的影响下 , 从小就对中医非常感兴趣 。
1963年底 , 他参军入伍后到了北京 , 他在北京部队新医疗法医疗队学习掌握了快速针刺疗法 。 为了学会针法 , 他将自己身上的穴位都扎了一个遍 , 还购买了许多书籍学习 , 后来他利用外调的空闲时间在山西、河南等地义诊 , 这让他扎针的手法越来越娴熟 , 医术得了更一步的精进 。
王天运在河南探亲期间 , 用快速针刺疗法给当地乡亲们义诊治病 , 从早到晚只能休息2小时 , 回家一个月没出过家门一步 , 每天一起来院子里就已经有数百名乡亲冒着严寒排队候诊了 。
他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 于是又把弟妹和附近的赤脚医生组织起来 , 培训后给他当助手 。
他的义诊影响之大 , 就连当地县医院针灸科主任都带领5名针灸医生专程来向他学习 。
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 口口相传 , 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 在1970年到1980年十年间 , 他在部队就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西医的基础知识和医术 , 替战友们义务看病 。

【血管瘤|民间中医王天运,行医50余载,善用耳针防治近视,因无证被迫停诊】在1980年初 , 为了精进医术 , 王天运又跑到解放军总医院的耳针专家黄丽春教授处学习了耳穴诊疗法 , 学成后他就利用周天时间到地坛公园用耳穴压豆的方法给当地百姓们义诊治病 。
为了能拿到他的义诊号 , 每天都有无数的患者不辞辛苦到公园东门排队排上几个昼夜 。
就这样 , 王天运义诊连续十年没有间断 , 所以被人们称为“星期天大夫” , 他义诊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 , 却不收挂号费和诊费 , 人们看他诊病辛苦 , 就自发给捐款箱里捐钱 , 王天运就指定了专人收集记账 , 将捐款全部又捐给了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 , 到1990年为止 , 他一共捐助了5109.10元 。

这么一位积善行德 , 医术高超的老中医唯独就缺一张行医证 。 后来 , 他受邀以专家的身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坐诊 , 当时给他定的挂号费是5元 , 而刘渡舟、王绵之、赵绍琴等顶尖专家的挂号费才3元 , 但是他却只要1元 。
由于找他看病的患者太多了 , 国医堂给他开了六间诊室 , 他和他的助手每天接诊的人数最多时达到600人次 , 再加上病人的陪护和陪同人员 , 导致他的诊室热闹的和开庙会一样 , 当时有媒体形容他的诊室就和公共汽车一样拥挤 。

王天运不仅擅长耳穴针疗法 , 他的治疗近视的方法疗效也非常好 。 从1990年后 , 他将就诊对象转向了近视群体 , 《青少儿近视等眼病防控和逆转行为规范》就是据此制定的 。
由于没有合法的行医证 , 王天运在2020年2月被告知停诊 。 因为年纪大了 , 王天运对国家的新医师管理政策也不太了解 , 现在去考中医执业资格考试也不太现实了 , 但是中医是没有退休一说的 , 越老越有经验 , 他的想法就是能多给病人看病 , 让百姓们少吃药 , 少打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