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植入 让乡村经济“活”起来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数字技术植入 让乡村经济“活”起来
文章图片
学生正在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 采访人员邹晓华摄
近日 , 上高县新界埠镇桐山村群众向江西新闻客户端“党报帮你办”频道反映 , 村里构建乡村旅游之路 , 将数字技术植入乡村建设 , 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 , 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
“我这个小卖部虽然场地不大 , 但货物齐全 , 而且生意非常好 , 每天光矿泉水都能卖好几十箱……”9月4日 , 在上高县新界埠镇桐山村的小卖部 , 店主陈大妈看见一群群前来购物的游客 , 笑得合不拢嘴 。
桐山村地处上高县新界埠镇东南部 , 与高安相城镇矿山村相邻 , 下辖15个村小组 , 548户 , 共2168人 , 是第三批省级红色名村 。 村内红色资源丰富、古宅成群、茶园、橘园十里飘香 , 成为游客打卡地 。
高温酷暑时节 , 游客纷纷来到桐山村古宅参观纳凉;又值开学季 , 常有老师带着学生来到红色旧址现场教学“开学第一课” 。 小村庄比往日添了几分热闹 , 村里小店的生意也火爆 , 尤其是村里的土特产葛粉、花生深受游客喜爱 。
“二维码很方便 , 微信扫一扫就可以免费听讲解 , 没有导游照样能详细了解红色历史 。 ”在红一军团红四军第三纵队指挥部旧址 , 几名游客晃着手机说 。
桐山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帮扶单位宜春市联通公司信息资源优势 , 结合该村红色资源 , 将数字技术植入乡村建设及群众生活 , 打造数字化样板村 。 在全村4G网络的覆盖下 , “二维码云视听”“网上买菜”“带货直播”“亲情连线”等便民模式在桐山村实现 。 社区电商在村里设立了自提点 , 越来越多的村民活跃在“网上村庄” 。
“平时上班没时间 , 周末带着孩子到这里体验一下 , 有主旋律电影、古宅 , 还有果蔬采摘 , 孩子玩得很开心!”游客黄女士正带着两个孩子享受着悠闲的周末时光 。
退伍军人欧阳云龙返乡创业 , 办起了素质拓展基地 。 “这个暑假我们的夏令营吸纳了30多名学生 , 承办了10多个主题活动 , 教官们都说忙不过来……”欧阳云龙笑容满面地说 。
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 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 。 以前的桐山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水库养殖、土地流转、水稻种植等 。 去年 , 桐山村党支部以红色名村建设为契机 , 带领党员干部修建桐山展览馆、红色文化长廊等 , 扩大了知名度 , 还充分利用闲置的桐山小学引进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 , 开展红色研学、爱国主义教育 , 同时又引进果蔬采摘基地 , 兴建了200亩的蜜橘产业园 。
数字技术植入 让乡村经济“活”起来】仅今年上半年 , 该村就接待游客5000余人 , 其中团队40余个 , 预计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达20万元以上 。 “今后我们把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资源用好用活 , 在红色影院、红色研学、大棚果蔬种植、农产品电商销售等方面 , 以数字技术持续赋能乡村建设 , 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标杆村 。 ”桐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文彬说 。 (采访人员邹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