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要注意,这4个常见错误,最好不要再犯

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要注意,这4个常见错误,最好不要再犯

文章图片

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要注意,这4个常见错误,最好不要再犯

高血压作为一类常见的慢性代谢综合征 , 在全球范围内 , 已经有了10亿以上的确诊患者 , 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提高 , 特别是年龄稍长、血管老化较为严重的中老年群体 , 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要更大 。
在临床上 , 血压异常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症的潜在诱因 , 因此 , 在相关防治工作上 , 更是不容丝毫马虎 , 从药物治疗到日常调理 , 都应当谨遵医嘱、科学行事 。
而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是有讲究的 , 要注意不要误入4大用药“雷区” , 以免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
1.没有血压异常就不吃药

很多朋友在日常用药时 , 都会频繁地进行血压监测 , 而一旦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后 , 就会立刻停止药物服用 , 生怕出现药物抵抗或其它异常反应 。
但事实上 , 降压药大多具有有疗效时长限制 , 即便是长效药 , 一般也只能生效72小时左右 , 因此 , 即便在用药后 , 体内的血压已经恢复常态 , 但患者也应当在医生的嘱托下逐渐减少药量、更改药物品种 , 切莫自行其是 。
2.只挑贵的药服用

很多家中经济状况不错的老人在用药时 , 都会秉持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理念 , 会认为越昂贵的药物 , 其疗效就会越好 。
然而 , 不同药物之间往往有着多种差异 , 例如在药效时长、制剂类型、有效成分以及潜在不良方面都有区别 , 而针对不同病情状况的患者来说 , 其最佳适配的药物也不能一概而论 。
因此 , 大家在购置降压药时 , 应当根据自身实际病情与经济能力多加权衡 , 切莫在这种事情上“耍大牌” 。
3.对快速生效的药物情有独钟

目前 , 市面上的降压药有许多类型 , 而降压速度快、生效时间短且能吸收充分的药物类型往往更受欢迎 , 甚至有不少患者会听从旁人的建议 , 将自己的降压药换成快速药物 。
然而 , 这种疗效明显的药物类型大多具有高浓度、高剂量的特点 , 如果患者的肝肾代谢能力有损伤 , 那么过多服用此类药物就可能会增加肝肾的工作负担 , 并容易诱发各种不适状况 。
此外 , 药效过快的药物还有诱发低血压症的可能性 , 对此 , 患者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 。
4.频繁进行药物更换
有不少朋友认为 , 降压药属于现代医药成分 , 具有一定的“药物成瘾性”以及“药物敏感性” , 也就是说 , 如果长时间服用同种药物 , 不仅会形成药瘾 , 还可能会影响药物成效 。
然而 , 大多数降压药其实都并不涉及精神类成分 , 因此 , 并不存在上瘾的可能性 , 同时 , 降压药的有效成分多为人体本身能够产出的生物因子 。 因此 , 出现抵抗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
相反 , 若总是频繁更换药物类型 , 那么反而会给自身代谢系统造成不小负担 , 进而不利于病情控制 , 对此 , 还希望患者多多留心 。
【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要注意,这4个常见错误,最好不要再犯】【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棉花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