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节前突发疫情,存在外溢风险!请戴好口罩!

13日夜间,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四场新闻发布会称,截至9月13日20时,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核酸阳性79例,其中确诊病例58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
在58例确诊病例中,普通型21例,轻型37例。确诊患者正在诊治,病情稳定。
11日晚,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赶赴莆田连夜开展工作。
专家组研判:目前莆田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后续在社区、学校、工厂等人群中继续发现病例的可能性高,疫情存在外溢的风险。
国庆前疫情能控制吗?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卫健委派出的赴福建工作组专家判断,目前莆田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后续在社区、学校、工厂等人群中继续发现病例的可能性高,疫情存在外溢风险。
不过,专家们研判,只要充分运用此前积累的常态化疫情的成功经验,确保各项措施和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疫情规模有望在国庆长假前得到控制。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9月7日提醒,公众在出行过程中依然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另外,在假期期间,对于聚集和聚会,我们不提倡,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公众在出行之前,去目的地时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如果是中高风险地区就不能前往,如果您所在地是中高风险地区,也不能出行。
目前,多地发出提醒——
继续保持随身携带口罩、
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
勤洗手、常通风、
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等
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根据新版《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
对普通公众来说,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
另外,建议公众家里日常备用一些高级别口罩,当家人出现了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时候,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全面防范传播风险。
新版戴口罩指引中,重点职业人群主要涉及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三类人群。
第一类是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特别强调境外冷链食品、交通运输相关的海关工作人员和保洁员、搬运员、司机等岗位强化防护,工作期间全程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防范经物、经环境、经人的传播风险。
口罩|节前突发疫情,存在外溢风险!请戴好口罩!】第二类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除医务人员、直接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重点防护以外,接触潜在污染物的人员,比如保洁员、护工、水暖工、化验室工作人员等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医院其他工作人员,比如保安、导医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第三类是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比如乘务员、警察、快递员等,以前要求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这次修订进行了提级强化,要求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新的戴口罩指引提出公众日常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二是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三是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四是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五是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