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奇妙的中药,健脾理气、化痰散结,还能除体臭口臭狐臭老年臭

一味奇妙的中药,健脾理气、化痰散结,还能除体臭口臭狐臭老年臭

文章图片

一味奇妙的中药,健脾理气、化痰散结,还能除体臭口臭狐臭老年臭

很多艺术家在讲述自己所取得璀璨成就时 , 往往会说 , 艺术来源于生活 , 而学问通达的中医在讲述中医所饱含的魅力时 , 往往会说 , 生活处处有中医 。 讲真 , 中医真的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 , 远取诸物 , 近取诸身 , 在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中 , 都有中医在我们身边 。
很多人都爱吃橘子 , 却不知随手扔掉的橘子皮却是一味良药 。 而橘子皮入药的名称在过去既称橘皮 , 又称陈皮 , 不过现代都是以陈皮的身份入药 。 而所谓陈皮 , 就是“橘皮之陈久者也” 。 古人在选用橘皮的时候发现 , 橘皮存放的时间越长 , 药效越佳 ,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明确指出 , 橘皮“以陈者为良” 。

陈皮的药用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 在橘柚条下 , 曾有记载“一名橘皮” , 并指出陈皮有一个奇特的功效 , 那就是“久服 , 去臭下气通神” 。 这个作用真的很奇妙 , 不管是体臭、口臭、狐臭、老年臭等臭味 , 都可以让陈皮大展拳脚 , 拥有一席之地 。 而在医圣张仲景的临床运用中 , 名称依然是用的“橘皮” , 代表方有橘枳姜汤、橘皮竹茹汤、橘皮汤 。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 , 正式使用了陈皮之名 , 而且宋代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二陈汤 , 更是将陈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 陈皮的用法 , 一般都是采用陈久存放 , 但是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记载了橘皮留白和去白的不同功效 , 并指出 , 橘皮“留白补胃和中;去白消痰泄气” 。



对于陈皮之妙 , 还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 , 对它有独到见解 , 主要将陈皮的药性随和发挥的淋漓尽致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陈皮既能参与药物的补泻 , “同补药则补 , 同泻药则泻” , 又能参与药物的升降 , “同升药则升 , 同降药则降” 。 可以说 , 在众多中药里 , 陈皮的这个特性是最独特的 , 没有第二味药具有这种奇妙的作用 。
但对于陈皮的最为突出的作用 , 其实归纳起来也就四点 , 一个是理气行滞 , 一个是化痰散结 , 一个是燥湿健脾 , 一个是降浊去臭 。 明代医学家倪朱谟说 , 陈皮是“理气之珍” , 无论是气逆、气寒、气闭 , 还是气滞、气搏、气结 , 但凡是气机的病变 , 陈皮“统能治之” , 说明陈皮在理气行滞方面罕有敌手 。 清代名医黄元御说 , 橘皮“善开胸膈 , 最扫痰涎” , 说明陈皮化痰散结谁与争锋 。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说 , “如欲调气健脾者 , 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 说明陈皮在燥湿健脾方面作用卓越 。 《神农本草经》说“去臭下气通神” , 说明陈皮降浊去臭的能力特殊 。



对于陈皮的作用 ,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 但是只要掌握陈皮具有补泻升降的药性和理气、化痰、健脾、降浊四大常用功效 , 就能在临床运用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 不过在使用陈皮的过程中 , 要记住陈皮有一些“黄金搭档” , 比如 , 陈皮与半夏配伍 , 可以渗湿健胃;陈皮与白术、甘草同用 , 可以补脾益胃 。 另外 , 陈皮在经典名方中所扮演的角色 , 诚如《药鉴》所说“补中汤用之以益气 , 平胃散用之以消谷 , 二陈汤用之以除痰 , 干葛汤用之以醒酒” 。 由此可见 , 陈皮这味中药 , 真的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 。
当然 , 陈皮的“神通”十分广大 , 但是它在临床运用中 , 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不容忽视 。 由于陈皮辛散苦燥 , 因此 , 舌红少津 , 内有实热的要慎用 。 另外 , 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患者 , 孕妇都要慎用 。 还有一点就是 , 虽然《神农本草经》说陈皮可以久服 , 但是《本草备要》却说 , “多服久服 , 损人元气” , 当需审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