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社交牛X症”和“社交恐惧症”……可能源自同一个原因?( 二 )


网络上热传过一张梁朝伟和刘嘉玲参加走秀活动的动图 , 特别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当社恐遇上社交牛x症”:梁朝伟满脸写着“好想回家” , 而刘嘉玲则是“姐就是女王 , 自信放光芒”本芒 。
身边00后的小朋友们都表示笑疯了——但他们可能不知道 , 年轻时的刘嘉玲并不是这样的!早期的梁朝伟也不是这样的!
有点年纪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 , 梁朝伟出道之初 , 个性特色是“鬼马”、“耍宝” , 而当年的刘嘉玲初到香港 , 则是谨小慎微、胆怯内向的样子 , 反而是梁朝伟来更多地应付各种场面话 。
1993年 , 两人一同参加费玉清主持的访谈节目 , 主持人问刘嘉玲 , 你有没有想过 , 像梁朝伟一样演戏唱歌双管齐下?
刘嘉玲的回答是:本来有这个打算 , 但是见到他当了歌星后 , 非常非常忙 , 很多很多应酬;还有我觉得做一名歌星要有很大勇气 , 要站在观众面前 , 直接接触观众……(就打退堂鼓了) 。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看到了 , 刘嘉玲不但做了歌手 , 也在红毯和秀场上走得风生水起 。 20多年后 , 接受媒体采访时 , 两人的形象已和1993年大不同:梁朝伟成了喜欢独处的艺术家 , 那些需要与各种人打交道的事务(比如筹办婚礼、家里装修) , 都由刘嘉玲一手包办 。
这两位可以算是“社恐”和“社牛”相互转化比较典型的例子了(但不管他们处于社恐状态还是社牛状态 , 两人都曾经多次在媒体采访中表达过自己的自卑) 。
另一种可能:
未完成的“去自我中心化”
除了内心不自信、渴望得到关注 , 我推测有些人的社交牛x症还有一个可能原因: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跨越过“自我中心期” 。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曾提到过 , 学龄前(4-6岁)的孩子都会有一个“自我中心期” ,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运转;另一位心理学家大卫·埃尔金德(David Elkind)认为青春期(13-17岁)的孩子则会经历一个“个人神化期” , 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别人特别关注和特别在意 。
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点就是:都觉得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的焦点和中心 。
【恐惧症|“社交牛X症”和“社交恐惧症”……可能源自同一个原因?】这就很容易解释 , 为什么很多小孩子都是自带“社交牛x症”属性 , 比如逢年过节在亲戚面前背诗唱歌连表演小品《卖拐》都不带打怵的;而青春期的孩子也常常会有类似的“社牛”属性 , 比如在人越多的地方越愿意“人来疯”式尽情耍宝 , 所以才有“人不中二枉少年”的说法 。 但成年之后 , 大多数人不会继续如此(除非工作需要) , 因为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完成了“去自我中心化”这个发展任务 , 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焦点和中心 。
如果一个人在学龄前没能很好地度过“自我中心期” , 或者在青春期没能跨越好“个人神化期”(比如 , 那些在青春期出现自我认同危机的青少年 , 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 没能达成这个阶段该达成的成长目标“去自我中心化” , 那最后结果可能就差不多 , 都会进入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想成为世界中心 , 渴望让大家都关注“我” , 在之后的生活中 , 无论是在社交还是其他方面 , 都希望自己仍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 一旦感受到别人不关注自己 , 就会开始产生种种“社交牛x症”的行为 , 来引起别人的关注 。

恐惧症|“社交牛X症”和“社交恐惧症”……可能源自同一个原因?
文章图片

图丨giphy.com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 , 在成年早期 , 也就是青年的时候 , 很多人既想“社交牛x”又不好意思 , 所以会发明出很多类似“真心话大冒险”之类的游戏 , 来光明正大地展现“社交牛x症” 。 因为这个时期的年轻人 , 正在完成“去自我中心化”的进程当中——去了 , 又没完全去掉——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合理化的借口 , 来满足自己“引起关注”和“成为焦点”的小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