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富山”转变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
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富山”转变
文章图片
本报讯(采访人员谢韵通讯员梁铁蒋京珊)岑溪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优势 , 森林覆盖率达77.71% 。 这些优势 , 正渐渐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 。
时下 , 大红菌颇受市场青睐 , 其对生长环境有严苛的要求 , 岑溪市只有波塘、三堡等数个乡镇有大红菌产出 。 “你不要以为采摘大红菌是一件简单的事 , 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 , 避免破坏菌丝 , 这样才能保证明年还能生长出红菌来 。 ”不久前 , 波塘镇南垌村村民黎远兰趁着大红菌生长之时 , 凌晨进入山场采摘 。
黎远兰告诉采访人员 , 大红菌都是子夜时分才生长出地面的 , 凌晨两三点去采摘比较合适 , 那时刚长出地面的大红菌还没完全绽开 , 品相好售价高 。 往年丰收时 , 黎远兰一家能采摘加工出15公斤干红菌 , 收入达2.4万元 。 在波塘镇 , 像黎远兰这样依靠采摘大红菌增收的村民还有很多 。 波塘镇党委书记韦己表示 , 波塘镇是岑溪市大红菌产量最大的乡镇 , 全镇年产大红菌干菌超过1000公斤 。
有这样的成绩 , 一方面得益于岑溪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为大红菌的生长提供了必备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另一方面也要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 , 全力推进植树造林 , 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
近年来 , 岑溪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 , 由以前的“靠山吃山”向“养山富山”转变 。 该市持续写好森林文章 , 深入挖掘林地发展潜力 , 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 , 推广“林禽、林牧、林蜂、林药、林菌、松脂、林旅”结合的发展模式 , 形成种养殖一体多样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 同时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特色、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实体 , 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林下产业集群 。
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富山”转变】今年以来 , 岑溪市经济林面积达175万亩 , 产值35.36亿元;八角、油茶、肉桂约52万亩 , 比2015年增加42万亩;林下养鸡比2015年增加1300万羽 。 另外 , 岑溪市还种植砂糖橘、澳洲坚果超过20万亩 , 利用山地发展牛羊养殖 , 目前存栏7700万头 , 产值612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