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体质”哪个更健康?( 二 )


对此 , 刘方明[3]还检索了全球近50年来1000多篇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论文 , 没有发现因为食品酸碱性引起酸性体质的研究报告 。 负责任地说 , 食物分为酸碱性是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 , 跟食物进入体内以后的代谢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
“酸碱体质”哪个更健康?
文章图片
“酸碱体质”哪个更健康?】“酸性体质导致肿瘤”是“酸碱体质论”中很吸引眼球的一点 , 人为什么会得肿瘤是通过生物学试验研究的 , 就是对动物、体外细胞进行长期的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试验 , 以观察某种因素是否会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
目前公认的致癌因素有五类:第一 , 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等化学因素 , 多与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有关 , 可能诱发白血病、肺癌、膀胱癌等;第二 , 电离辐射、热辐射、慢性炎性刺激等物理性致癌因素 , 对白血病、骨肉瘤的发病有直接影响;第三 , 病毒 , 如幽门螺杆菌可诱发胃癌 , 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 , 乙肝病毒可诱发肝癌等;第四 , 遗传因素 , 像乳腺癌、大肠癌等都有较明显的家族史;第五 , 免疫功能缺损 。 当然 , 这些年也有一些变化 ,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 营养不均衡、环境污染、内分泌失衡、肥胖 , 再加上过大的精神压力 , 都可能成为致癌的诱因 。 ”
“酸碱体质”哪个更健康?
文章图片
不过 , 即使具备上述条件 , 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患上癌症 , 而需要一个内外因素长期作用的过程 。 从这种角度来看 , 所谓“酸性体质致癌论”也是完全不成立的 。 其实 , 很多宣称“酸碱体质论”的文章 , 都是在为推销某种所谓“碱性产品”做铺垫 。
网络上的“酸碱体质论”文章多以“科普”的面目示人 , 在保健品生产厂家的网站里 , 充斥着大量关于“酸碱体质”的“科普文章” , 宣称各种癌症都与“酸性体质”有关 。 对这些胡编乱造、敛财坑人的伪科学一定要狠狠揭发 , 使它成为过街老鼠 , 让科学恢复原貌 。
参考文献:
[1]远离这些“洋养生”陷阱[J].江苏卫生保健,2020(05):54-55.
[2]这些“养生知识”全是坑[J].江苏卫生保健,2021(07):52.
[3]刘方明.“酸碱体质说”是科学还是谣言?[J].劳动保障世界,2018(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