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体温降低代表着什么

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体温降低代表着什么

文章图片

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体温降低代表着什么

文章图片

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体温降低代表着什么

文章图片

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体温降低代表着什么

文章图片


在我们的记忆里 , 37℃就是身体的标准体温 , 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 , 日常我们量体温的时候 , 往往都达不到37℃ , 而真到了37℃ , 身体反而出现了各种不适 。 不要担心 , 这并不是个人的问题 , 实际上 , 人类普遍温度都比37度低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人的体温为什么在37℃?
1851年 , 德国医生卡尔·温德利希对莱比锡市的25000名居民进行了腋窝温度测量 , 收集数据后发现 , 参与者的体温维持在36.2℃到37.5℃之间 。 温德利希从中选取了中间值约为37℃ , 作为人体温度的标准 。 此后 , 37℃成为了被广泛接受的正常体温标准 , 同时也成为了评估发烧的标准 , 至今已有将近两个世纪的历史 。

但是 , 体温为什么会恒定在37℃呢?关于这个问题 , 科学家们还没有统一的答案 。 但科学家一般认为这首先需要了解清楚恒温动物的优势 。 当生物处于恒温状态下 , 生化反应速度最适合 , 神经系统工作最有效 , 避免了过热和过冷带来的危险 。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 恒温动物被自然选择下来 , 也能说明这一点 。
而37℃的体温选择可能与我们适应了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生活有关 , 因为在早期漫长的进化历程中 , 人类出现在非洲 , 白天的平均温度相对较低 , 这使得37℃的体温有助于控制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 维持体内恒温 , 并保持了生存和繁衍的优势 。 因此 , 37℃的体温成为了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 以适应我们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
【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体温降低代表着什么】
二、人类的体温正在降低?
然而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类的体温似乎在缓慢下降 。
在2017年12月 , 哈佛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在BMJ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longitudinal big data analysis of patient records》的研究论文 。 他们对英国的35488名成年人进行了243506次口腔体温测量 , 结果显示 , 这些人的平均口腔温度约为36.6℃ , 而且他们并没有感染或接受抗生素治疗 , 这表明了人类的体温可能正在下降 。

同样 , 2020年1月 ,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团队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名为《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研究论文 。 他们对美国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 发现自工业革命以来 , 美国人的平均体温一直在持续下降 , 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下降了0.4℃ , 从37℃降至36.6℃ 。
同年 ,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单位在Science Adcances 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发现 , 南美洲玻利维亚亚马逊地区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Tsimane , 其居民的体温也在下降 。 在2002年到2018年的16年里 , 他们的平均体温从37.0℃降至36.5℃ 。

这表明了人类体温下降的普遍性 , 同时说明人类的生理学可能正在经历某种变化 。
而对于该现象的假设 , 研究人员提出了2种观点:
①与新陈代谢有关
新陈代谢是身体维持生命所需的化学反应的总和 。 如果人的新陈代谢率降低 , 那么产生的热量也会减少 , 从而导致体温下降 。 这可能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 包括饮食、锻炼和环境条件的改变 , 可能导致代谢率的下降 。 如果人体的代谢率降低 , 那么维持37℃的体温就可能不再必要 , 因此体温逐渐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