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科技小院 如何做好科技助农大文章( 二 )


技术智囊团实时在线成为助农兴农好帮手
淮阴黄瓜已有30多年的规模化种植历史 , 但多年来由于种植模式传统、品种不统一等问题 , 黄瓜一直卖不上价 。 2019年 , 在了解到瓜农们实际困难后 , 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艺学科负责人陈学好教授及团队 , 带着刚刚研发应用的口感型黄瓜新品种“玉秀2号”来到了丁集镇 。
“‘玉秀2号’实地试种之后 , 口感、外形、抗性等迅速赢得瓜农青睐 , 随后我们便与园区开启一系列品种选育、种植和推广合作 。 ”作为江苏省科技镇长团成员和产业园的“常驻技术员” , 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许学文在丁集镇一住便是好几个月 。
农民丰收节|科技小院 如何做好科技助农大文章
文章图片
陈学好告诉采访人员 , 尽管告诉种植户的栽培要点很简短 , 但背后是团队无数次的试验总结出的经验 。 “有了我们科学的指导 , 瓜农们在种植时更安心 。 ”
“科技小院落地以后 , 大家合作更密切了 。 团队不收科技成果转化费 , 帮助我们更新生产技术 , 填补黄瓜品种空缺 。 ”在采访中 , 丁集镇副镇长王永兵向采访人员展示手中刚刚签订的三年合作协议 , “种植新品种后 , 农户们普遍收益增加超过20% 。 非常希望扬大团队能够在未来为我们提供更多定制服务 , 例如改良果形、增强抗病性等 。 ”
深化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小院”也是试验田
随着科技小院的建设 , 如何因地制宜进一步深化农业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 , 促进产学研合作也是科技小院的科研团队们正在考虑的问题 。
明年春天 , 苏州大学蚕学方向的专业硕士新生将入驻吴江蚕桑科技小院 , 全链条地了解蚕桑全产业链 。 “科学小院过去也是专硕研究生培养基地 , 但根据《科技小院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 培养要求是有所提高了 , 也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划 。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教授贡成良表示 , 科技小院的建立与培育一方面创新了农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 但另一方面也对传统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 , 需要在协同培养、条件保障方面做好细化、尤其需要评价体制的配套 。 “尤其在学位论文的评审上 , 如果有些专家对科技小院的培养模式不够了解的话 , 依旧沿袭学术型硕士的理论创新等要求来评价 , 可能会给师生带来较大压力 。 ”
“与农学类研究生侧重于基础研究不同 , 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问题一定来自于生产实践 。 ”在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莉看来 , 学生们进入科技小院 , 相当于提前进入了工作岗位 , 既打通了农业硕士从科研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 也可以促进学生和企业之间有更多的联动 。 “对很多企业来说 , 他们并不是招不到人 , 而是很难招到满足条件的人才 。 不要怕科技小院小 , 出了科技小院之后 , 学生们就可以在企业直接上岗 。 目前 , 学校正根据最新的培养方案对农业专业硕士制定全新的考核和管理办法 。 此外 , 对科技小院的运行经费、招生资源、过程管理等方案也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 ”
农民丰收节|科技小院 如何做好科技助农大文章】新华日报·交汇点采访人员杨频萍谢诗涵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