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秋分节气养生要点

《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 , 阴阳相半也 ,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 ”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 , 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 ”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秋分节气养生要点
文章图片
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
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
所以不再鸣雷
二候蛰虫坯户
“坯”字是细土的意思
是说由于天气变冷
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
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
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
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
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秋分节气养生要点
文章图片
肝病患者秋分养生注意事项:
1、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
秋分之日勿杀生 , 勿用刑 , 勿处房帏 , 勿吊丧问疾 , 勿大醉 。 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
——《千金月令》
天气逐渐转凉 , 万物逐渐凋零 , 人的情绪也随之而变得易伤感惆怅 。 “秋风秋雨愁煞人” , 故应适当增加户外运动以抒胸怀 , 如登高远望 。
但忌剧烈运动 , 秋冬当以静养为主 。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秋分节气养生要点
文章图片
2、安宁神智、收敛心神 。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秋分时节自然界阳气趋于内收与闭藏 , 因此在养生时应格外重视阴气的保养 , 即注重“养收”之原则 , 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 。
此时应安宁神志 , 收敛神气 , 心神都要向内收而不外散 , 这样是为了减缓秋天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 , 即“以缓秋刑” 。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秋分节气养生要点
文章图片
3、调养肺肝二脏 。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 听思聪 , 色思温 , 貌思恭 , 言思忠 , 事思敬 , 疑思问 , 忿思难 , 见得思义 。
——《论语》
秋分养生先养肺 , 自气温骤降以后 , 容易造成人体免疫力地下 , 出现皮肤、口唇、咽喉干燥的问题 , 需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 , 并要防止外界燥邪的侵袭 。
秋分之后 , 肝气在秋天受到抑制 , 而肝又主情志 , 疏泄气血 , 这时候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气血失调的现象 , 具体表现有忧郁、心慌心悸、失眠、内分泌紊乱等 。
秋季养肝 , 多吃小白菜、胡萝卜、海带、莲子、黄瓜等 , 可以帮助肝气的运转 , 增强肝脏解毒排毒功能 , 自然而然就能够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了 。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秋分节气养生要点
文章图片
4、春捂秋冻 , 量力而行 。
俗话说:“春捂秋冻 , 不生杂病” 。
秋分暑气已尽退 , 但人体内可能还藏着些许暑热 , 如果加衣过多 , 则不利于体内暑热的透散 , 也容易诱发一些疾病 。 另一方面 , 秋天少穿衣 , 把身体冻一冻 , 有助于毛孔的收缩 。
仲秋八月(秋分和白露)是最适合秋冻的日子 。 初秋太热 , 想冻也冻不了;深秋太冷 , 容易着凉受寒 。
适度的秋冻可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 但是 ,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溃疡病患者、慢性肺病患者 , 是不能秋冻的 。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秋分节气养生要点
文章图片
5、膏方滋补正当时 。
秋季气候干燥 , 容易引起肺燥阴虚 , 食用相应的滋补膏方 , 可补益肺肾、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
所谓膏方 , 秦伯未先生在《膏方大全》一书中说到:“膏方者 , 盖煎熬药汁成脂液 , 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 , 故俗称膏滋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