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来领路 乡村振兴有“门路”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初秋 , 走进哈尔滨市五常市牛家满族镇兴富村 , 村舍错落有致 , 广场干净整洁 , 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衬托出乡村之美 , 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 一幅祥和宜居的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
第一书记来领路 乡村振兴有“门路”
文章图片
兴富村下辖6个自然屯 , 幅员面积10.336平方公里 , 共780户2512人 。 2020年9月 , 按照省委“六个一批”统一部署 , 省乡村振兴局财务审计处赵玉磊同志来到兴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 两年来 , 在赵玉磊同志的带领下 , 兴富村依托近哈尔滨市和五常市城区的地理优势 , 用好用活本地资源 , 探索出了“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振兴“门路” 。
建强队伍带好头
驻村第一书记赵玉磊说 , 兴富村干部老龄化、后备干部不足成为了到任后首要解决的问题 。 经过村级组织换届 , 村党支部及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在42岁左右 , 学历均为中专以上 。 同时 , 将致富带头人乔林、退伍返乡军人刘帅补选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 , 为村级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 壮大了村级组织干部队伍 。
为解决村民实际困难 , 村党支部分别与原黑龙江省农科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党支部和黑龙江省科力高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 , 开展村所帮建、村企共建 。
第一书记来领路 乡村振兴有“门路”
文章图片
第一书记来领路 乡村振兴有“门路”
文章图片
“以前村里没有办公场所 , 靠借人家的场地办公 , 战斗堡垒作用没发挥出来 。 如今 , 玉磊书记采取‘向上争取一点、企业捐赠一点、村里自筹一点’的方式 , 向五常市委组织部争取党建工作经费 , 协调谷实种猪繁育公司、魏淇商砼等企业捐赠建设资金 , 村级自筹一部分资金 , 于2021年11月 , 投资60多万元建成了使用面积达16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办公室 。 ”村党支部书记刘彦杰深有感触地说 , 村里还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 , 配备办公桌椅、液晶显示屏、复印机等设备 , 省乡村振兴局还捐赠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 , 帮助村里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
第一书记来领路 乡村振兴有“门路”
文章图片
发展经济谋出路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要兴旺 。 ”赵玉磊在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时对大家说 。 会同驻村工作队 , 组织村干部通过征求民意 , 研究确定了棚室果蔬种植 , 发展采摘产业 。 棚室里种植的香瓜、西瓜、草莓、黄瓜和辣椒 , 受到市场青睐 。
通过向五常市争取产业项目建设资金 , 协调黑龙江仁芯骨健康医疗救助基金会投入援建资金 , 建设了6栋日光温室、11栋塑料大棚以及园区硬化、水电等配套设施 , 购置4套农用机械 。 棚室果蔬种植项目经省农科院园艺分院专家设计和东北农业大学设施农业专家可研论证 , 于2022年1月投入使用 , 通过统一对外发包 , 已带动约10个村民就地务工 , 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 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左右 。
第一书记来领路 乡村振兴有“门路”
文章图片
第一书记来领路 乡村振兴有“门路”
文章图片
服务群众暖民心
“队伍强起来了 , 村集体富起来了 , 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要建设好村级基础工程 , 为村民办实事 。 ”赵玉磊仔细谋划着村里的发展蓝图 。 协调五常市财政局新增5万元转移支付资金 , 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 协调五常市文旅局投资新建3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 , 并安装配备了健身器材 。 夜幕降临 , 村里广场的灯徐徐点亮 , 也照亮了村民们微笑的面庞 。 通过牛家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争取 , 兴富村6个自然屯全部被五常市农业农村局列入改厕计划 , 实现了整村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