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土尔扈特人回归中国,还有一批人至今留在俄国,后来怎样了?

他们头顶蓝天 , 背靠草原 , 看上去无拘无束 , 无忧无虑 , 养育他们的那片草原 , 是他们的故土 , 是他们的家 , 是孕育他们的"母亲" , 对他们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的确 , 不管走到哪里 , 提及"故土"一词 , 就带着别样的滋味 , 每每念起 , 总有一种甜蜜的苦涩 , 萦绕着淡淡的思念 , 又充盈着欢乐与愉悦 。
没有人会愿意抛弃养育他们的故土 , 对于分属于蒙古族人的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而言 , 做出这个带领全族人离开生活了数百年的故土 , 东归到中国去的选择 , 无疑是万分艰难的 。 一方是有着诸多同胞 , 陌生又熟悉的中国 , 一方是养育他们几百年时间 , 亲切却危机四伏的故土 。 面对着邻居俄罗斯对土尔扈特的虎视眈眈 , 步步紧逼 , 最终 , 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下定了决心——东归 , 他要带他们的族人东归回中国!
17万土尔扈特人回归中国,还有一批人至今留在俄国,后来怎样了?
文章图片
艰难的东归之路
东归之路异常艰辛 , 渥巴锡几次召集会议动员全体土尔扈特部人员 , 才激起全族人民的斗志 。 因当时的土尔扈特汗国 , 受到俄罗斯的威胁与监视 , 所以渥巴锡多次强调严防死守 , 保守秘密 , 不动声色 , 可还是被俄罗斯人知晓了他们要东归的决定 。
危机四伏 , 冲突一触即发 , 渥巴锡不得不提前开始行动 , 让右岸的三万余户率先离开 。 在仍然覆盖着白雪的伏尔加河草原上 , 三万多余户的土尔扈特部人 , 顶着严寒 , 顶着冰冷刺骨的风 , 向东方一路走去 。
渥巴锡带领着一万族人进行殿后 , 并把土尔扈特部族的所有村落尽数烧毁 , 点起的火焰将木头烧的噼啪作响 , 刺目的火光冲天 , 带起的是一颗颗破釜沉舟、永不回头的心 。
当时 , 统治着沙皇俄国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 , 不能让整个部族从她眼皮子底下出逃 , 否则就会成为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 。 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 , 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 。
17万土尔扈特人回归中国,还有一批人至今留在俄国,后来怎样了?
文章图片
哥萨克骑兵很快追上了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 , 由于土尔扈特人的队伍人员太过分散 , 面对来势汹汹的哥萨克骑兵 , 来不及集中起来抵抗 , 导致了有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上 。
除了这九千名战士与乡亲牺牲 , 在之后继续前进的道路上 , 又有许多土尔扈特人陆陆续续的牺牲 , 死亡 , 他们经历了沙皇俄国 , 哥萨克 , 哈萨克的无情追杀 , 面对着食物短缺造成的饥饿与冰冷寒冬的侵蚀 。 饥寒交迫 , 身体受伤 , 人员伤亡惨重 , 原本的那几万人 ,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 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 越来越少 。
土尔扈特人 , 从严冬到初春 , 从早春到晚春 , 终于 , 他们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 到达了祖国西陲边境伊犁河畔 。 据史料记载 , 从伏尔加河草原离开的土尔扈特部族的人 , 有十七万左右 , 等到了伊犁 , 大约仅剩八万人左右 。
17万土尔扈特人回归中国,还有一批人至今留在俄国,后来怎样了?
文章图片
被遗落的左岸人民
在土尔扈特部汗王渥巴锡的原本计划中 , 他本是打算带着伏尔加河左岸与右岸全部的土尔扈特族人 , 一同东归 。 只可惜在计划之初就走漏了风声 , 被沙皇俄国提前知道了他们的打算 。 无奈之下 , 渥巴锡只能提前实施东归的计划 , 带领着右岸的土尔扈特部族人动身前往 。
这一年的冬天 , 是一个出乎人意料的暖冬 , 伏尔加河的河面上 , 迟迟没有结冰 , 渥巴锡无法将他们决定带全部土尔扈特部人东归的消息传达给左岸的族人 , 更无法通过伏尔加河从右岸前往左岸 , 让左岸与右岸的土尔扈特人聚集一起 。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部队马上就要前来 , 心痛之下 , 渥巴锡也只有当机立断 , 让右岸的族人率先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