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山村的“绿色算盘”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
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邱山村的“绿色算盘”
全媒体采访人员付玉通讯员李秀琼尹行
邱山村的“绿色算盘”
文章图片
“今年我承包的300亩雨花菜基地收获了4000斤雨花菜干菜 , 收入在20万元左右 。 ”9月8日 , 在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 , 村民吴春华指着面前的雨花菜树林笑着说:“看着像是不知名的树 , 却是我们邱山村村民增收致富的秘籍之一 。 ”一直以来 , 邱山村始终践行“两山论” , 打“绿色生态算盘” , 走出一条“靠山吃山”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
“绿色算盘”让山货供不应求
“邱山村位于宿松县西北部 , 群山环绕 , 绿树掩映 , 植物品种繁多 , 有银杏、青岗栎、樟树、野杉树等100多种 , 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 全村10个村民小组482户1819人 , 总面积6平方公里 , 其中耕地730亩 , 林地7500亩 。 ”邱山村党总支书记吴合林介绍 , 邱山村村内有石英、磷矿等多种矿产资源 , 曾经也有村民及商人渴望通过采矿致富 , 但村“两委”坚持守住青山绿水 , 也因此定下了不采矿的规矩 。
交通闭塞 , 发展停滞 , 十余年前邱山村也曾一度矛盾重重:班子软弱涣散 , 村里无人上班 , 债台高筑 。
那么 , 一个平均海拔在650米以上的小山村是如何发展“出圈”的呢?近年来 , 邱山村着力打造以茶叶、雨花菜、毛竹和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山区特色产业 , 走新型“靠山吃山”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
遍布邱山村的雨花菜树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黄金树” 。 “雨花菜树的学名叫省沽油 , 是一种落叶灌木 , 邱山村当地把每年四五月份省沽油开的花称为雨花菜 。 ”吴合林说 , 省沽油并不是邱山村的特产 , “这种落叶灌木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生长 , 但只有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地区的省沽油花朵食用起来才非常美味 , 因此整个宿松县只有我们邱山村雨花菜的数量比较可观 。 ”吴合林介绍:“曾经也有人将我们这里的省沽油种子带下山种植 , 树是长成了 , 但雨花菜吃起来跟山上生长的有天壤之别 , 非常硬 , 口感比较差 。 ”吴合林说 , 雨花菜是邱山村的传统美食 。 “我们的爷爷辈就将其当作一道菜了 。 但那时候往外销售的比较少 。 ”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 , 雨花菜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 市场需求也逐年上升 。 从2011年开始 , 吴春华便流转荒山种植省沽油 , “一开始是一小片一小片的荒山 , 多年累积下来 , 已经连片成山 , 面积足有300亩 , 年产雨花菜干菜4000斤左右 。 ”在每年四五月份采收季 , 基地每天都需要数十个工人采雨花菜 , 也带动了村民增收 。
除了承包大户 , 邱山村村民家家户户的林场里 , 都有数量不等的雨花菜树 。 “只要他们愿意采摘 , 一棵树保守估计也能采一斤半雨花菜干菜 , 收入在50至75元之间 。 ”吴合林说 , 2022年整个邱山村雨花菜干菜的产量在6000余斤 , “村民可以自己销售 , 也可以由村里代销 , 我就帮村民销售了2000斤雨花菜干菜 。 ”吴合林说 , 虽然每年邱山村都有数千斤雨花菜干菜“出山” , 但仍然供不应求 。 “干菜在50元一斤 , 很快就卖完了 。 ”
除了雨花菜 , 茶叶和毛竹也给邱山村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 吴合林介绍:“邱山村整合原有集体山场420亩、项目资金600余万元 , 精心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 现有成片茶园1200亩 , 无公害绿色食品雨花菜300亩 , 改造竹园4700余亩 , 年产值合计近500万元 。 ”
今年邱山村春茶产量1.1万斤 , 目前已经全部销售完毕 。 “高山茶叶的品质也相当的好 , 所以我们的茶叶并不愁卖 。 干茶每斤在200元到1000元不等 , 平均在400元一斤 。 我们村里有一个勤快的村民 , 一亩茶园收入1.8万元 , 这是相当可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