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脚下小山村的农旅融合振兴路

本文转自:新华社
初秋时节 , 位于河北承德双滦区的莲花山景区群山叠翠 , 碧水潺潺 。 山脚下的大贵口村产业兴旺、游人如织 。 木屋农舍、亲子乐园、山谷餐厅等特色农旅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这里休闲“打卡” 。
燕山脚下小山村的农旅融合振兴路
文章图片
大贵口村莲花山景区景色(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大贵口村位于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 , 村庄生态良好 , 滦河穿村而过 。 20世纪80年代以前 , 这里水草丰茂 , 鱼肥味美 , 稻花飘香 。 后来 , 为保障京津供水 , 村民积极响应号召 , 改稻田为旱田 。
“农业结构调整 , 村民的收入不能下降 。 ”大贵口村党支部书记李双军说 , 村子紧邻市区 , 交通便利 , 经过探索 , 村集体明确了发展城郊农业的方向 。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 大贵口村发展成一座以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网红村” 。
走进大贵口村“山谷市集”农产品展厅 , 各式各样的特色农产品摆满了货架 , 产自当地的果蔬鲜艳诱人、果香四溢 。 “我们从去年6月开始营业 , 展览总面积达400平方米 , 共100多种农副产品入驻 , 通过集中展示、线上线下销售等方式 , 带动群众增收 。 ”李双军说 , 尤其到了草莓成熟季 , 销售火爆 , 线上收入超过八成 。
燕山脚下小山村的农旅融合振兴路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在大贵口村“山谷市集”展厅直播带货 。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草莓是大贵口村的招牌产品 。 由于地处山脚下 , 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 当地种出的草莓口感好、甜度高 。 48岁的村民林艳会是全村第一批牛奶草莓试种者 , 也是当地第一个在网上直播卖草莓的农民 。
燕山脚下小山村的农旅融合振兴路】“今年是我种植草莓的第10年 。 原来的几个旧棚 , 后墙都是低矮的土坯墙 , 没有专门的排水设施 , 一到雨季很容易雨水倒灌 。 ”林艳会说 , 今年村里统一规划 , 改造或新建温室大棚138个 , 采用水泥砖混后墙 , 棚内安装智能化设备 , 温度科学调控 , 周围还新修了水泥路、排水沟 , 基础设施完善 , 大伙干劲儿十足 。
燕山脚下小山村的农旅融合振兴路
文章图片
大贵口村新建设施农业大棚(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如今 , 以大贵口村为中心 , 占地22亩的草莓小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 农产品展销区、手工制作体验区、旅游综合服务区等初具雏形 ,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休憩餐饮 , 还能亲手制作果汁、果干 , 体验农事活动 。
去年以来 , 当地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 街巷硬化、墙面美化、村庄绿化 , 村容村貌持续向好 , 很多来莲花山景区旅游的市民选择夜宿大贵口 。
依托现有自然风光和村居特色 , 大贵口村打造了城郊精品民宿 。 村民焦红从“全职妈妈”转型为“民宿管家” , 平时负责浇花除草、收拾房间 , 月收入3000元 。 “我上下班步行只要10分钟 , 不耽误带孩子 , 还能跟游客交朋友 , 每天乐在其中 。 ”焦红说 。
去年农闲时节 , 村里开办的“亲农学院”专门邀请文创产品设计师 , 为村民免费开设文创香皂制作课程 。 老师课上教 , 村民回家做 , 结合客户订单 , 定期回收售卖 。
燕山脚下小山村的农旅融合振兴路
文章图片
大贵口村村民在“山谷市集”包装文创香皂 。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按照《大贵口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整体规划》 , 以大贵口村为核心的10个沿路沿河村庄 , 将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 发挥城市近郊优势 , 培育壮大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农业研学等产业 , 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