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南鲁山镇文泉村:以积跬步而跃至千里的小山村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
淄博8月24日讯“你看这条河 , 5年前还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臭水沟 。 为了改变它和我们村的环境 , 我们就自下而上 , 每年改造一百米 , 一点一点地干 。 先建中心街 , 再建小胡同 , 村子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 ”沂源县南鲁山镇文泉村党支部书记袁恒保望着眼前的村庄 , 感慨地说 。
走在前 开新局|南鲁山镇文泉村:以积跬步而跃至千里的小山村
文章图片
村庄风光
文泉村位于沂源县城北33公里 , 人口不足500 , 是个藏在大山里的小村庄 。 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庄 , 用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 , 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先进红旗村的华丽蝶变 。
村庄发展 , 首先是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 为了能够脱贫增收 , 文泉村依托自身的土地自然优势和土壤特点 , 结合自然光照等特点 , 推广黄烟种植 , 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新路子 。
走在前 开新局|南鲁山镇文泉村:以积跬步而跃至千里的小山村
文章图片
烤制完成的烟叶
走在前 开新局|南鲁山镇文泉村:以积跬步而跃至千里的小山村】“今年的雨水充沛 , 烟叶的质量很不错!再加上烟草公司的专业指导 , 我们又是一个大丰收!”合作社烟农看着眼前的烟叶开心地说 。 为了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 , 南鲁山镇党委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 , 围绕“深化红色联合体”内涵 , 探索推进组织联建、产业联合、深度融合的党建共同体新模式 , 连片聚合黄烟产业链上的文泉村、上文坛村、书堂村、下文坛村、茅台村5个村和三岔烟站党小组 , 成立鲁山金叶党建共同体 , 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 , 合力共为 , 抱团发展 , 全力推动实现黄烟产业富民、强村、壮财政的多赢局面 。 今年 , 片区的黄烟种植面积达到600亩 , 每村的财政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 。
经济发展了 , 村庄治理水平也在提升 。 文泉村在开展党建“一网三联”工作中 , 把“微网格”建设作为推动村级治理提升的关键抓手 , 以扁平化管理作为网格设置重要依据 , 科学划网定格 , 制定“两张清单” , 明确权责、规范流程 , 着力解决基层治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 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米” , 让“末梢治理”成为治理变革的聚焦点 。 “微网格”围绕公共安全、治安状况、社会稳定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 , 制定“平安网格”十条标准 , 压实网格员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服务民生的责任 , 通过微网格带动微服务 , 以“小单元”发挥大能量 。
走在前 开新局|南鲁山镇文泉村:以积跬步而跃至千里的小山村
文章图片
志愿者照料困难老人
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 文泉村不等不靠 ,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做 。 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 , 文泉村就发动党员干部带领公益岗、保洁员带头干、率先干 , 同时就地取材 , 一点一点地改变 。 “用小切入口在‘点’上重点突破 , ‘线’上整体提升 , ‘面’上逐步推进 , 切实让‘脏’的问题基本解决 , ‘乱’的现象得到有效管控 , ‘差’的状况逐步改观 , ‘美’的感觉明显增强 , 文泉村的做法值得很多村庄学习 。 ”南鲁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马文明说道 。
荀子《劝学篇》提到:“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 ”而文泉村的变化 , 则是靠积跬步跃至千里的真实写照 。 文泉村正以一年一小步 , 十年一大步 , 紧跟党的步伐 ,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蝶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