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50年谜题!细菌为什么能运动?《细胞》新研究揭秘关键结构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纂
自从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快速游动的细菌 , 科学家就渴想揭开细菌运动的秘密 。 但直到300多年后的今天 , 谜底才逐渐浮出水面 。
我们早已从教科书上了解到 , 细菌是依赖鞭毛实现运动的 。 的确 , 鞭毛是大多数细菌特有的运动器官 , 它们由细菌膜上的马达、细胞外的接头装置和鞭毛丝这三个部门组成 。 而鞭毛让细菌运动的机制 , 包含了两个关键问题:鞭毛马达如何提供动力 , 以及作为“推进器”的鞭毛丝如何转变为适合运动的形态?
破解50年谜题!细菌为什么能运动?《细胞》新研究揭秘关键结构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对于第一个题目 , 去年的一篇《细胞》论文先容了一项重要进展 。 浙江大学朱永群教授和张兴教授合作 , 以原子分辨率解析了细菌鞭毛马达的结构 , 以及如何组装、为鞭毛丝的运转高效提供动力的 。 (更多阅读:
里程碑!详解自然界最精密的一种分子马达如何运转 , 浙大科研团队《细胞》发文
破解50年谜题!细菌为什么能运动?《细胞》新研究揭秘关键结构】)
至于第二个题目 , 则是科学家们争论了半个世纪的悬案 。 人们知道的是 , 通过将细长的鞭毛丝卷曲成螺旋形 , 细菌就可以获得临时的“推进器” , 犹如直升机的螺旋桨一般 , 通过动弹产生动力、推动自身快速移动 。
但这个变形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在一项近期发表于《细胞》杂志的研究中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EdwardH.Egelman教授带领团队揭开答案 。 借助冷冻电子显微镜及计算机模拟 , 研究团队在近原子分辨率上破解了鞭毛丝形成螺旋状的机制 , 并且揭示了细菌与古菌鞭毛丝的趋同演化 。
破解50年谜题!细菌为什么能运动?《细胞》新研究揭秘关键结构
文章图片
“早在50年前 , 就有模型开始描述这些鞭毛丝如何形成如斯规则的螺旋形 , 现在我们揭示了鞭毛丝结构的细节 , ”Egelman教授表示 , “我们的研究表明 , 那些模型是错误的 , 而我们带来的新理解将促进基于这些微型‘推进器’开发新技术 。 ”
细菌的每根鞭毛丝由数千个完全相同的亚基组成 。 我们可能会以为鞭毛丝应该是近乎笔挺的 , 或者只有一点弹性 。 但事实上 , 这样的结构根本无法产生足够的推力 , 因而细菌将难以移动 。 只有卷绕成螺旋状 , 才能推动细菌移动 。 科学家将这个过程称为超螺旋(supercoil) 。
在冷冻电镜下 , 研究团队观察了鞭毛丝的核心结构域 。 在能量最低的状态下 , 组成鞭毛丝的原丝(protofilament)有11种不同的构象 , 如下图所示 , 这些原丝沿纵轴环状排列 , 形成圆柱状 。 因为构象不同 , 它们的长短不一 , 原本笔挺的圆柱向较短的原丝一侧弯曲 , 从而卷曲形成超螺旋状 。
破解50年谜题!细菌为什么能运动?《细胞》新研究揭秘关键结构
文章图片
▲细菌(上)与古菌(下)的鞭毛丝形成超螺旋形态的过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此外 , 这项研究还对古菌鞭毛丝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 比拟于细菌 , 人们对古菌的熟悉更加有限 。
在冷冻电镜下 , 组成古菌鞭毛丝的原丝共有10种不同的构象 。 尽管古菌与细菌的诸多细节存在差异(例如古菌鞭毛丝的核心结构域是单链 , 而细菌是多链) , 但终极的结果颇为一致:鞭毛丝转变为规则的超螺旋形 。
研究团队总结道 , 在这个案例中 , 古菌与细菌趋同演化:自然界通过不同的方式 , 找到了相似的解决方案 。 换句话说 , 尽管细菌与古菌的鞭毛丝有着相似的组成与功能 , 但两者是独立演化出这些特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