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院士”胡培松:做农业需要点情怀( 二 )


在解决了食用早稻优质化的问题后 , 胡培松团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 胡培松带领团队研究的“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的选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中国人的饭碗 , 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胡培松眼里 , 水稻育种科研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 , 科研人员要有点农业情怀 。 既然选择了这条“稻路” , 就耐得住寂寞 , 坐得了“冷板凳” 。
比如 , 双季早稻选种季节 , 是胡培松一年中最苦最累的时候 。 七八月的高温 , 早上6点起床就到田里 , 干两个小时活上来吃个早饭 , 已经全身湿透 , 换好衣服又下田去了 , 等再上来时 , 刚才的湿衣服已经被电风扇吹干了 , 又可以重新穿上 , 如此反复 , 一天下来要换上三四套衣服 。 当研究成果最终出来时 , 当磨米机里亮晶晶的米粒出来时 , 胡培松比谁都开心 , 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
以前 , 胡培松喜欢住在所里 , 早上一起来就要去田里去转一圈 , 再去食堂吃早饭 。 即便现在住到杭州城区 , 他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 , 早上到办公室 , 也要习惯性地到试验田去看看 。
胡培松关心农田灌溉区重金属污染问题 , 关注部分地区耕地非粮化问题 , 关注老百姓吃饭的健康问题 。 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 , 未来的科研将重点聚焦“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这些领域 。 比如 , 要发掘香味基因 , 要培育重金属低积累的新品种 。
“针对诸如患有肾脏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特殊群体 , 未来我们的饭桌上有望涌现出极具个性化的 , 并带有保健、辅助疗效功能的水稻新品种 , 这都我们的研究方向 。 ”胡培松说 。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 除了要保证口粮绝对安全外 , 我们还要把饭碗端得更牢、端得更好 。 ”胡培松说 , “做农业很辛苦 ,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爱农、学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