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垮汉朝的“流行歌曲”,歌词只有29个字,却具备炸弹不及的威力

文/格瓦拉同志
每当王朝末季来临时 , 与局势动荡相伴随的 , 必然是民心的浮动 , 从而导致谶语和民谣的兴起 。 不过与晦涩难解的谶语相比 , 民谣则显得浅显易懂 。 民谣相当于后世的流行歌曲 , 很多内容与时局相关 , 部分表达着民间对朝廷的期许 , 但更多的则是流露出民间的失望与怨恨 。
击垮汉朝的“流行歌曲”,歌词只有29个字,却具备炸弹不及的威力
文章图片
汉末农民辛苦劳作图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 , 民谣能发挥强大的舆论力量 , 引导民众走向反抗朝廷的运动 , 具备连现代炸弹都不及的威力 。 东汉末年民间所流行的《小民发如韭》 , 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
在东汉末年政论家崔寔的《政论》一书中 , 曾记录了一首当时极为流传的民谣 , 歌词仅有29个字 , 因为没有正式的歌名 , 姑且取其首半句 , 称之为《小民发如韭》 。 歌词如下:“小民发如韭 , 剪复生;头如鸡 , 割复鸣 。 吏不必可畏 , 从来必可轻 。 奈何望欲平!”
击垮汉朝的“流行歌曲”,歌词只有29个字,却具备炸弹不及的威力
文章图片
崔寔画像
崔寔出身于名门高第、世族家庭 , 历官议郎、大将军司马、五原太守等职务 , 曾参与校订五经和编撰《东观汉记》 , 是一位学识渊博 , 享誉学术界的文人官僚(“崔氏世有美才 , 兼以沉沦典籍 , 遂为儒家文林 。 ”见《后汉书·崔寔列传》) 。 崔寔博学多才 , 除史学方面的造诣外 , 还是著名的政论家和农学家 , 著有《政论》和《四民月令》等书 , 而后者对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贡献极大 。
崔寔生活的时代(约103~约170年) , 正处于东汉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败的转折期 , 在短短的60多年时间里 , 帝国历经章帝、和帝、殇帝、安帝、北乡侯、顺帝、冲帝、质帝、桓帝9位皇帝的统治 , 平均每位皇帝在任只有7年时间 。 与皇帝任期“短命”相伴随的是 , 是朝廷内部层出不穷的宫廷政变、外戚专权与宦官干政 , 好端端一座江山被搞得乌烟瘴气 。
击垮汉朝的“流行歌曲”,歌词只有29个字,却具备炸弹不及的威力
文章图片
东汉宦官、外戚干政现象非常严重
与此同时 , 东汉王朝与羌族人之间的“百年战争”(57-169年)呈胶着状态 , 羌族武装不断地侵入边郡 , 甚至深入内地为患 , 到处烧杀劫掠 , 导致许多州郡残破不堪 。 东汉为消除羌乱 , 连年征发大批的人财物力 , 虽然最终勉强战胜 , 但付出的代价却极为惨重 , 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民间的疾苦和帝国的危机 。
当然 , 王朝的危机并非仅仅来自于朝堂和羌族 , 更多的还是缘于民间的残破 , 以及民众生活的难以为继 。 从底层民众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时代 , 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坏时代 。 此时 , 王朝创建所依靠的豪强地主力量 , 以及为他们权益代言的官府 , 利用权力 , 对民间的压迫、剥夺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富者田连阡陌 , 贫者无立锥之地”(语出《汉书·食货志》) , 正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写照 。
击垮汉朝的“流行歌曲”,歌词只有29个字,却具备炸弹不及的威力
文章图片
击垮汉朝的“流行歌曲”,歌词只有29个字,却具备炸弹不及的威力】东汉豪强地主出行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种情况愈发变得严重 , 当无穷尽的压迫与灾难让民众呼告无门 , 看不到任何生存的希望时 , 留给他们的 , 唯有反抗一途 。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许多反映人心思变情绪的民谣开始流行 , 其中最著名者 , 便是记载于崔寔《政令》当中的《小民发如韭》 。
起初 , 这首民谣在以偷偷摸摸的方式传唱 ,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感觉到压迫感后 , 这首民谣便以公开的方式 , 获得大范围的传唱 , 郁积在其中的则是难以抑制的反抗怒火 。 果不其然 , 就在崔寔去世十余年后 , 规模浩大的黄巾军运动便风起云涌 , 将东汉帝国几近摧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