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一路一风景,一宅一田一风情!浦东这个村有“面子”更有“里子”

本文转自:文汇网
一河一路一风景,一宅一田一风情!浦东这个村有“面子”更有“里子”
文章图片
秋日暖阳、微风习习 , 漫步在浦东书院镇外灶村 , 乡村振兴示范村雏形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 一弯弯清渠碧波荡漾、一条条水泥路宽阔笔直、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 , 外灶村十步一变化 , 一河一路一风景 , 一宅一田一风情……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变成现实 。
2019年 , 外灶村成功创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 同年获评上海市文明村称号 , 2021年又被列入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计划 。 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 , 外灶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 , 聚焦品质提升、彰显风貌特色 , 深度挖掘“科创田园 , 花香外灶”的乡村文化内涵 , 推动示范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
做优生态提升农村“颜值”
眼前的外灶村 , 蜿蜒的河道从中穿行而过 , 河堤护砌一新 , 河床干净畅通 , 新砌成的围墙与悬挂固定着的小景相映成趣 , 让宅前屋后的自留地又多了几分乡村的诗情画意 。
外灶村村域总面积4.13平方公里 , 下设22个村民小组 , 户籍数2300户 , 户籍人口5188人、常住人口4815人 , 先后荣获了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海市文明村、区绿色田园特色示范村等 , 此次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共涉及5个村民小组 。
外灶村此次乡村振兴建设中 , 对村内河道进行了整治与完善 , 拓宽部分河道宽度 , 共完成木桩1700米、疏浚27900立方、岸坡整理11122平方 , 这些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外灶村的水质 。 此外 , 外灶村积极推动村内公共空间的完善与建设 , 南金家港路、老芦公路等主要道路景观得到了大幅改观 , 推进村民房屋修缮 , 共计完成逾160余个农民房屋的农宅风貌改造和庭院提升 , 大大美化了村民的居住生态 , 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 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享受乡村振兴所带来的风貌红利 。
村民潘阿姨看着家门口的风景 , 感慨地说:“这段时间村里变化太大了 , 不仅宅前屋后干净了 , 景色也变美了 。 ”
培育乡风提升人文内涵
村容村貌的整洁、美观只是美丽乡村的“面子” , 外灶村还通过深化乡风文明 , 围绕乡村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 着力打造与美丽的村容村貌同频共振、交相辉映的美丽家园 , 使乡村建设更具人文内涵 。
作为书院地区最早的地下党支部所在地 , 多年来 , 外灶村传承红色火种 , 发扬文脉 , 特别是近几年 , 外灶村十分注重村庄特有的文化底蕴 , 重视文化传承 , 并以此转化为乡村振兴建设的内生动力 。 在2019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建成“外灶记忆馆” 。 如今 , 伴随着更多的外灶故事不断涌现 , 外灶村在示范村建设中将重建作为外灶村乡风文明重要承载的外灶记忆馆 , 汇入更多外灶历史 , 引入更多外灶故事 。
百余年前 , 沿海地区制盐业十分兴旺 , 制盐需砌灶烧煮 , 于是境内有“外三灶”“里三灶”之称 , 后形成小集镇 , 外灶村由此而得名 。 为此 ,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过程中 , 外灶村充分挖掘“灶”的故事 , 起盖造舍、开辟摊场、海潮浸灌、镭车运柴、上卤煎盐、起运散盐 , 通过景观建设、盐文化故事布绘 , 打造了一条户外沉浸式盐文化观赏线路 , 漫步其中 , 古意顿起 , 仿佛有穿梭时空之感 。
一河一路一风景,一宅一田一风情!浦东这个村有“面子”更有“里子”
文章图片
产业升级提升发展活力
乡村的美不仅美在环境上 , 也美在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上 。 外灶村坚持以优化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 立足实际 , 盘活地域资源 , 启动优势引擎 ,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 实现增收创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