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不要抢救我!”85岁老人肠癌晚期拒绝治疗,试图寻求“安乐死”

肠癌|“不要抢救我!”85岁老人肠癌晚期拒绝治疗,试图寻求“安乐死”

文章图片

肠癌|“不要抢救我!”85岁老人肠癌晚期拒绝治疗,试图寻求“安乐死”

文章图片

肠癌|“不要抢救我!”85岁老人肠癌晚期拒绝治疗,试图寻求“安乐死”

文章图片


小九问大家一个问题:当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时 , 你是会选择继续(看不到希望的)治疗 , 还是选择“自我了断”?
今天小九要给大家讲述的主人公 , 他是一位85岁的老人 , 同样是一位结肠癌伴全身转移的癌症晚期病人:患癌三年间 , 他一共开刀2次 , 化疗31次 。
即使坚持治疗 , 但“死刑”最终还是落在了他的头上:80%的肝脏已被肿瘤侵占 。 因为肺积水 , 全身的脏器几乎都被泡在水中 , 十分煎熬 。
终于一天晚上 , 老人吞下了安眠药 , 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遗书上的第一条:“不要抢救我”
01、“为什么中国没有安乐死?”
贾茗(化名)的父亲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 , 结肠癌伴全身转移 。 确诊后3年的时间里 , 他开刀2次 , 化疗31次 , 最终也无法控制病情 , 只能“等死” 。
贾茗说 , 父亲80%的肝脏已经被肿瘤侵占 , 每天痛不欲生 。
一天早上 , 父亲吞了药 , 安静地平躺在床上 , 胸口放着一张遗书 , 他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 亲戚发现之后 , 赶紧拨通贾茗的电话 。
贾茗知道父亲早就有了轻生的念头 。 几个月前 , 他就有意无意地交代后事 , 还说自己有几种可以舒服死去的方法 。
贾茗没有当真 , 还开玩笑地问父亲:“到底有哪几种方式?”没想到 , 父亲说的确是真的 。
救还是不救?贾茗犹豫不决 。 父亲曾经问她:“为什么中国没有安乐死?”实在受不了的时候 , 父亲甚至还想过去瑞士安乐死 , 但是母亲不同意 , 最终还是选择了姑息治疗 。

?02、“不要抢救我 , 不要进重症监护室”
贾茗说 , 在过去的3年 , 父亲尽管遭受了非一般的折磨 , 但是一直都积极接受治疗 , 没有退缩过 。 但是 , 这一次苏醒之后 , 他开始不吃不喝 , 发出无声的抗议 。
在遗书上 , 他清楚地写着:不要救自己、不要进重症监护室、剩余的存款有多少、账户密码是什么……
他甚至还留下了一叠可以二次报销的发票 , 希望给家人减轻一点经济损失 。
想起父亲年年都做体检 , 但是就没做过一次肠镜检查 , 贾茗就后悔不已 。 哪怕只做一次 , 也有可能及早发现肠癌 , 不至于一发现就是晚期 , 一点机会也没有 。

?二、缓和治疗: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
人固有一死 , 没病没痛死去的人是最让人羡慕的 , 起码临终前是平静的、幸福的 。 但是 ,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逃脱不了被癌症折磨的悲苦命运 。
当穷途末路 , 已经无药可救的时候 , 是不是只能忍受痛苦 , 遗憾地死去呢?其实 , 缓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 , 可以给予临终者必要的慰藉 。
缓和医疗 , 是指积极照护那些因严重疾病 , 而遭受健康相关重大痛苦的患者 , 尤其是接近生命末期患者 。 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患者 , 以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
然而 ,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 , 目前全球只有14%的患者得到了缓和医疗服务 , 而且他们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
至于为什么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缓和医疗服务 , 原因有很多 , 比如: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或落实、缓和医疗的核心理念没有被广泛认知、接受和理解等 。
所幸 , 安宁疗护的出现 , 也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